“今年讯飞有什么规划,看看在今年的业务发展规划上,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河西区数据局局长崔晶一大早就带队走访坐落在新八大里的科大讯飞天津公司实地问需。

2024年,河西区携手科大讯飞,借助其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河西品质化、精细化、智慧化建设添砖加瓦。“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深入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共同推进区域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建设。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我们一定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崔晶当场向企业作出承诺。

在河西区,科技创新赋能智慧教育,为教育环境构建、育人模式创新、教育评价改革等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数字”供给;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基于无书记员记录的庭审系统创新,构建起金融案件智慧快审模式……坚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瞄准数智融合发展方向,培育科创服务产业生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河西区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先行区”,让科创力量花开遍野。

“智”行西岸,创新成林

“用药交代、用药提醒、用药记录、随访咨询、用药监测和不良反应上报……一个平台集成多种功能,可以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微医乐问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段雄介绍。该公司打造的“门诊患者用药交代信息交互平台”,已在全国多家医院得到应用,其中,自2020年12月落地天津市肿瘤医院等10余家医院以来,已服务患者592718人,处理患者处方1502003条。

微医乐问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专注于肿瘤防治医学发展,于2019年落户河西区。“河西区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在人才引进、落户等方面开通了绿色通道,并给予了项目配套的资源和政策帮助,周到的服务和真金白银的资金扶持,让企业得以健康发展和不断壮大。”段雄说,“目前,公司在数字健康领域与河西区合作,与天津市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等医疗机构达成合作,为患者提供在线用药指导和实时问询服务。此外,公司还与南开大学等高校共建了研究中心,这些都体现了河西区科创环境的优势。”

数字浪潮汹涌澎湃,河西区努力培育科创服务生态,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潜能,让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城区焕发出不断涌动的生机活力。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不仅更生动有吸引力,全过程的数据记录分析还能提供更多参考。在天津市第四中学的英语课上,依托科大讯飞推出的智能语音评测技术,全班学生同时进行人机互动练习,系统实时反馈学生听说水平,并针对性指导纠错,让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

“有了这个体征检测设备,我打开小程序就能看到母亲的状态,有异常情况还能自动给我打电话,让我安心了不少。”赵女士一边给记者展示小程序,一边说道。赵女士长期在外工作,独居在家的母亲是她最大的牵挂,坐落于河西区网信大厦的天津小橙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毫米波体征监测仪为赵女士解了忧。

聚焦以“数”赋能、以“智”提质,河西区赋能新兴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开辟出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应用落地河西,也塑造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园”聚动能,科创领航

当前,围绕算法、算力、算据、算用全产业链条,河西区构建起了以中电科技、科大讯飞、威高医疗器械等企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集群。2024年全区数字经济企业2310家,实现营收136.24亿元,同比增长11.8%。

值得一提的是,河西区正在积极融入天开园整体发展,在新八大里地区打造2.9平方公里的“数字岛”,紧紧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数字健康等细分赛道,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友引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抓好签约落地、推动项目建设、做好企业培育。

2024年12月19日,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政府与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操作系统骨干厂商,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现已形成完备的“2+6+N”产品与解决方案体系,覆盖金融、党政、民航、铁路、运营商、医疗、教育、大型企业等多个重点领域。

“河西区区位优势优越,有很好的政策牵引,并且有大量的正在使用统信操作系统的用户,这些都是公司与河西区政府合作的重要原因。”统信软件天津区域总监李鸣介绍,“公司计划在河西区成立统信软件天津子公司,双方共同探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实际场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共同推动、发展信创产业,合作开展信创及数字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区域内的信创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认证培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悉,统信软件将以河西区作为基点,辐射全市,服务更多的最终用户。同时,这一合作也补足了河西区在国产操作系统方面的空白,将更好带动河西区信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补齐补强产业链条,聚力打造科创服务聚集地,在陈塘科技商务区内,一片科技人才、高端人才和科技产业聚集的创业热土正在持续升温。

河西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市场运作的模式,规划建设陈塘科创园项目,项目共有4栋商务楼宇,地上总建筑面积11.67万平方米。项目先期启动了1号楼,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为发展科创服务提供了充足载体空间。目前,由区属国资平台公司和鑫恩华(天津)大数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运营。如今,智汇云界、知微材料、观薇科技、汇智星源等110余家涉及设计研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企业已汇聚陈塘科创园,还有20余家企业已达成了合作意向,准备入驻。目前,整个楼宇的入驻面积已经达到85%。

“河西区非常重视投资环境和服务质量,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落地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政府响应增强了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鑫恩华(天津)大数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鸿烨告诉记者,河西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吸引了一批企业相继入驻,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这种集聚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通过产业链的互补性,提高了企业间的协作效率,促进了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快速传播。

另一边,依托毗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区位优势,天塔科创服务区成为河西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版图,脑机交互、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将在此布局发展。

河西区一方面加快盘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蓝帆大厦,将蓝帆大厦打造成“人工智能和大健康”特色楼宇,目前已经引入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院士团队和优质科创资源,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恒瑞医药等团队、企业实现入驻。另一方面,依托2.7万平方米的天津师大八里台校区资源,建设天津市第七个海河实验室,打造天津市教育装备大厦,积极承接各方科创资源,构建“环天开”科创服务圈重要支撑节点。

以“数”赋能,协同发展

从产业的榫卯对接,到资源的交流互通,再到生态的培育筑造,河西区在依凭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精描细绘、实现一步一景的同时,也在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悉心勾勒自身“成长版图”。

河西区不断加强与北京市、河北省的合作交流,最大限度释放地缘、环境和配套优势,精准绘制企业图谱,与中电科集团、中关村发展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在京央企、院所、高校加强对接合作,2024年,共引进中化学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荣新能源等优质京冀企业178家,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在津落地项目30.8亿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西区做强科创服务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让大项目、好项目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得好?河西区则以切实有效的举措给出了答案——成立工作专班、充分用好市区各类支持政策、积极对接上门问需、事无巨细高效服务……全心全意助力驻区企业做大做强,也赢得喜讯接踵而来。

去年,中水北方公司投资4.5亿元的新科研楼建成投用,极大解决了公司目前人才引进、人员增加遇到的办公用房严重不够的棘手难题,投入使用后可满足公司未来5至10年用工需要,也将为公司持续开拓市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新科研楼自2021年6月开工,得到了河西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些年,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河西区优越的科技创新氛围和服务。”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玉森说,“公司在科技课题申报、奖项评审等方面都享受了良好的政策支持,通过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已累计从河西区获得数百万元专项支持资金。河西区还拥有多家大型设计企业,并牵头组建了北方设计联盟,为各企业间沟通交流和创新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此外,良好的教育、医疗资源,也成为河西区吸引企业的强磁场,为公司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政企“双向奔赴”,激活一池春水,央企资源正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能级提升的重要引擎。于玉森说:“公司将持续深耕水利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建筑市政、智慧水利(城市)等核心业务领域,加快形成集投资引领、规划设计、建设运维一体化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推动年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继续发挥水利部直属综合性科技型企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为河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河西区聚资源、汇人才、搭平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已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家、工程技术中心8家、企业技术中心13家,20余项科技成果荣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已突破110亿元;2024年,科学技术服务业营收、科技型企业数量、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获批全市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单位;成立了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河西分中心,完成了全市公共数据运营产品首批交易……在河西区,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为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向内生长,向外吸附,一个开放包容、近悦远来的科创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向“新”而行、以“智”致远,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让河西区看见了更加蓬勃的未来。(天津日报记者:廖晨霞)

来源:天津日报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吕昕洺、陈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