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碶九峰山片区

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张亮远

刚走进聋哑村民顾金高的院子

对方一下子就迎了出来

冲张亮远挥手并竖起大拇指

他是在告诉我,

今天我过得很好,

很开心。

张亮远说

这是他们之间打招呼的方式

而后,两人便用手语交流起来

事实上,这样无声但温馨的场景时常发生。今年是九峰山片区清泰社区“百人关爱团”帮扶周边村落困难群众的第九个年头,也是张亮远帮扶顾金高的第三年。

为了走近聋哑村民,读懂他们,3年前张亮远开始自学手语。那会儿,张亮远刚上任,顾金高是他在村里接触到的第一个聋哑人。

他回忆起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一次,张亮远在村里巡查,看到一个人拿着扫帚在扫地,可对方并不是村里聘来的保洁人员,于是他心生疑惑上前询问。

没想到对方不会说话,只是挥舞着双手,还伴着咿咿呀呀的叫喊声,可比划了一大通,张亮远根本没懂。看着书记疑惑不解的神情,对方更着急了,手势越发急促且夸张。

“我看得出来他很着急地想告诉我些什么,但是我和他之间像有一堵墙,那些手势我完全看不懂,我能怎么了解他的想法呢?”无法读懂对方,让张亮远也很着急。

无法直接获取信息,张亮远便找到了他的家。原来聋哑人名叫顾金高,小时候因一场高烧致残。 他一人居住, 平日做点零工赚取家用,他还有个姐姐,每天会来送些吃的。

但大多时候 ,孤独和无声笼罩着这个家。


张亮远用手语和顾金高交流

“对于健全人而言,沟通只是几句话的事,但面对聋哑人,太难了。”考虑到村里有两位聋哑人,日常需求排摸存在难度,张亮远下决心要自学手语,“读懂”他们

他的手语“启蒙”便是在顾金高家里开始的。了解到顾金高家里的情况后,他几乎每周都会上门一次,手语也是在交流中一点一点学会的。

“我的手语不标准,但是和我们村里的聋哑人沟通没问题,我们互相都能看懂对方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张亮远说。

掌心在脸前转一圈表示“洗脸”;中指食指夹一夹表示“吃饭”;摆摆手,然后指向某处露出痛苦的神色,表示“不舒服”……

相处多了,张亮远开始了解顾金高。“他喜爱动物,经常拿自己的饭菜去投喂周边的流浪猫狗,甚至是麻雀。那些村里的公共区域,只要他看见脏了,就会主动去扫。他虽是聋哑人,但做事极其认真,给别人做小工时干得精细得很,非常实在。”


张亮远定期走访了解聋哑村民需求

3年间,通过频繁地入户走访和无声交流,张亮远了解了聋哑人的所难、所困、所盼,就像顾金高,他时常会介绍活儿,还帮忙申请了残疾人房屋改造专项资金。

如今,每每张亮远来到顾金高家里,对方就会拉着他看自己的房子,并用手语高兴比划着。顾金高很满意现在的家,墙面重新粉刷过,淋浴间洗澡方便又舒服,就连松动的大门也修好了。

比划完,他还会笑呵呵地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红美人,硬是要塞给张亮远。

“要做好村里的工作,就是要跟村民打好交道,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帮他们解决难题。”与聋哑村民无声对话,只是张亮远日常工作中的很小一部分,但为民服务“一个也不落”的初心,让他在村里赢得了更多认可。

来源丨甬派记者 陈烨 通讯员 王晋峰

一审丨郭梓谦

二审丨沈焰焰

三审丨谢 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