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800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可点击上面“耳机”图标收听音频

老司机第一次去溪口,大概是20年前,那时溪口是宁波唯一的5A级景区。

从宁波到溪口,坐中巴车大概要一两个小时,司机一路“揽客”,一边开车一边记账,不亦乐乎。现在中巴车没有了,从宁波去溪口最快是走甬金高速,走其他道路还是会一路遇到红绿灯。

这20年宁波的交通变化天翻地覆,有些道路甚至过剩了,但有些短板仍然没有补上,比如去溪口的快速路。

根据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宁波市级中心由传统的三江片单核心,升级为三江片+余慈双核心格局。这是宁波上千年建城史上第一次出现双核心格局,过去都是单核心,从越王勾践时代一直到改革开放。

但你能想象吗?就在这两个核心之间,竟然一条快速路都没有。

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快速路,高速公路是快速路吗?是的,但高速要收费,因此很多人不愿意使用。上海很多高速路是免费的,深圳也有很多高速路是免费的,这些道路都可以作为城市快速路来使用。

而更为常见的快速路是高架路。虽然有很多进出匝道,但没有红绿灯,没有货车,没有非机动车和行人,封闭运行,因此通行效率非常高。


宁波第一条快速路——机场路高架建成时,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客运中心到洪塘,五六分钟就到了,以前走地面道路,少说也要二三十分钟。

宁波是一个私家车渗透率非常高的城市,几乎家家有车,自驾是广大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便捷高效的快速路,就成了宁波市民交通最为依赖的交通设施。

相比之下,地铁的使用率要低不少。经过不懈努力,宁波现在已经建成了5条地铁线路,另外还有5条在建。从规模上来说也不算小,但市民对于地铁的体感,说实话远不如高架。

宁波人坐地铁的普遍感受有两点:第一是不方便,很多地方到不了,还得转乘其他交通工具,或者步行;第二是慢,进出站要花大量时间,站间距离短,停靠站点多,开车二十分钟的路程,地铁可能要花1个小时。

宁波的人口密度决定了地铁肯定不是交通的第一选择。

但奇怪的是,宁波在建设地铁上的热情,远高于建设快速路。地铁1号线一开始就通到了北仑,愿望很美好,希望通过地铁能把北仑和主城区更紧密地连接起来。然而事与愿违,开通十年了,北仑和主城之间的交通往来,仍然绝大部分依靠自驾,唯一的一条地铁线,还时常空空荡荡。

假设十年前建的不是地铁,而是一条高架,从江东直通北仑,现在会怎样?会不会车流如织?

夸张的是,哪怕到现在,北仑和主城区之间也没有一条快速路。要么走高速,花10块钱和集装箱车抢道;要么走通途路或329国道,总之就没有一条好路。

最新的规划是南环高架延伸到富春江路,这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条连接北仑的快速路,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工。

老司机在地图上量了一下,从南环高架东端到富春江路高速互通,还不到15公里。

同样的短板还体现在宁波与余慈、宁波与溪口的交通上。老司机为什么强调溪口?因为这是宁波外来游客最多的景区,无论是飞机、高铁还是自驾,到宁波后再去溪口,自然是越快越好。

从溪口东到秋实路高架(在建),也仅仅15公里上下,和到北仑的距离差不多。

十几公里的高架,对于宁波来说并不是难以承受的投资,因为同样是投入很大的地铁(轨交),已经开建了到象山和到慈溪的线路。

到今天,老司机也不太理解,建一条地铁到象山,有什么必要,恐怕象山的朋友会不同意我的看法。

地铁主要用来解决上下班通勤,而不是城际交通,象山距宁波50多公里,乘地铁少说也要近一个半小时,比开车慢太多了,谁会乘地铁通勤?下了地铁还得转乘别的交通工具,麻烦、费时费力,无论是上班还是旅游,谁有这闲工夫倒来倒去?

很有可能,这条线路建成后,大部分时间都空空荡荡,甚至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还会降低发车频次。

地铁到慈溪也不应该是优先选项。虽然来往两地的人流量会比象山大,但同样不方便、费时、费力的问题依然存在。除了沿线闲来无事的老头老太太,恐怕也少有人坐。

花同样的钱,如果能建一条直通慈溪(前湾)的快速路,或者建一条环绕余慈、前湾和主城区的快速路,流量会比地铁强一百倍。


对了,宁波的第一条快速路——机场路高架,现在天天堵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间有一段还没有打通。一个叫联丰村的地方,还有一段地面道路,设置了红绿灯,似乎还看不到解决方案。

宁波要把主城区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把主城区几个离散的板块通过快速路连接起来,包括北仑、奉化、余慈、前湾和镇海。快速路不仅更贴合宁波的实际,通行效率更高,没有时间限制,维护成本也比地铁低,社会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