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
以及新学期的临近
人员流动增加
宁波疾控温馨提示
广大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防范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
老年人群要注意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一、注意节后饮食调整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物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春节期间,人们往往准备了大量的食物,要重点注意因存储不当造成食物变质,因原材料污染或加工不当引发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路边摊不洁食品导致的感染性食源性疾病,以及因食用假冒伪劣食品引起的中毒性食源性疾病。
健康提示
希望市民朋友应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品。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讲究个人卫生
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目前仍是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肺炎等的活跃期。低温和空气干燥使得病毒存活时间延长,而人群聚集又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温床。
健康提示
市民需要做到防寒保暖,近期冷空气频繁光临宁波,注意做好防护;注意饮食均衡、营养搭配;还需要注意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宁波市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董昭兴提醒,老年人、婴幼儿、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孕妇和工作环境特殊的人员等是冬季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要加强保暖、提高免疫力等。
其中学龄儿童在开学前做好健康监测,开学前一周,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观察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避免带病上学。学生本人也应养成自我健康监测的习惯,如有不适,主动告知家长和老师。
三、防范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诺如病毒主要通过食物、饮水、空气和接触传播,感染后常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可愈,但其传播迅速,感染性强。
健康提示
针对学生个人
①注意手卫生,勤洗手。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多种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②喝开水、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特别是食用贝类等海、水产品时要做熟、做透。
③ 感染诺如病毒后需要进行居家隔离,隔离时间为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
④居家隔离时不要外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针对学生家长
① 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锻炼,均衡饮食。
② 发现班内有同学呕吐时,教育孩子听老师指挥迅速撤离,防止诺如病毒感染。
③ 孩子若感染,应当配合学校做检测,症状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
④ 孩子即使无症状但检测阳性时,也需居家休息72小时,其间用独立餐具,最好独用厕所,保持清洁通风,减少与家人接触。
⑤学习诺如病毒消毒方法,污染物用含氯制剂消毒,餐具煮沸30分钟。处理污染物时做好防护。
冬季也是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高发季节,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将增加2%。低温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及血管阻力增大,心脏和大脑的负担加重,同时冬季人体出汗减少,血液循环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更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容易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主动脉夹层、心力衰竭等。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宁波市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杨文宇提醒,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肥胖人群、“三高”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者是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感人群,要格外提高警惕。除了日常的健康管理外,还应特别注意保暖、合理饮食、规律服药、适度运动,并定期体检。
阅读更多:
来源:宁波疾控、宁波市第二医院
一审:陈雨露
二审:方子龙
三审:赵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