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随主人下水救人、马儿发烧了、退烧了……日前,一匹名叫“白龙”的马引发全网关注。
图源 《湖北日报》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湖北省仙桃市汉江边,一名男子落入湍急江水中,“白龙”的主人及其搭档,以及一名冬泳者共同接力将人救上岸。第二天,这匹马发高烧,一时牵动无数网友的心。好在,服用药物后,马已经退烧。2月6日,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为上述三人授予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并为“白龙”佩戴大红花,全市表彰。
故事不长,但令人意犹未尽。这则新闻下,网友纷纷点赞留言,称赞人和马都是“真英雄”,尤其是,人们对马的健康状况颇为担忧,为其祈祷早日康复。
无独有偶,2020年夏季,在福建晋江一处海岸边,一个男孩被海浪卷走,附近骑马的三人同样策马冲入海中将孩子救回,其中一匹马还为此受了伤。彼时的新闻留言区,网友就称赞“救命恩人、救命恩马”“现实版白马王子”……
马的病情、伤情牵动人心,实则是人们对善举如何善后的关注、对“好马有好报”的期待。其实,“勇救落水者”的故事不少,但此事的特殊性在于,马以救援者的身份吸引了更多关注,并以此为契机凝聚了更多关于见义勇为的共识。
善意是相通的。“白马王子”前脚救人,公众后脚对他们报以感激与关怀——让好事发生、让善意环环相扣,这是此类故事能够传为佳话的精神内核。
图源 新华社抖音号
现实中,诸如此番“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爱心故事还有不少。比如,随着各地在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奇”AED且多次成功挽救心脏骤停者的生命,这个“小东西”的价值被更多人看见。于是,越来越多私家车车主纷纷在车内配备AED,并在车窗标注“车内有AED,紧急情况砸窗自取”。起初,人们多认为这只是一种值得点赞的理念,然而,最近这个善意的理念有了“下文”。在广东广州,车主叶先生的车窗被砸,车内的AED被取用,随后收到砸窗者发来的感谢短信,表示该设备已用于紧急救人,将对损失做出赔偿。对此,叶先生回应:“只要人平安,一切都是小事。”
在公共场所,我们大多身处于陌生人空间,一旦遇到心脏骤停、落水等险情,能依靠的往往只有身边的陌生人。他能不能、敢不敢、有没有专业技能来施救,直接关乎遇险者的生命安全。就此而言,危急时刻,他人施以援手的精神就显得弥足珍贵,而呵护和传承这种精神则更加重要。
为此,不少地方陆续开展普及急救能力培训等工作,为的正是在关键时刻有人可以见义能为、见义智为。比如,浙江余杭开展专项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达到“每户家庭至少有一人接受过急救培训”的目标。还有的地方针对孩童常见的异物卡喉现象推广“海姆立克法”,力图减少因错误施救或束手无策而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
从一匹马到一个AED,我们看到的是在危急、困厄等情形下,陌生人之间的私力救济正在与有关部门或机构的公力救济一道,共同润泽、涵养着社会文明。这或许是“白马救人”等小故事令心头一热之外更大的价值。
正如此前冲上热搜的被“通报批评”的4只警犬,让人们了解到“上班死气沉沉、殴打同事、不爱洗澡”之外,警犬在日常工作中的更多侧面,而此番受到全市表彰的“白龙马”其实也是一面镜子,让我们通过关心一匹马的健康去关照人心对真善美的向往、追求以及思考。就此而言,全市表彰一匹马,这样的“小题”值得大做特做。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