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有一位大才子,被世人称为“江左第一”,李白终身视他为“偶像”,还不止一次在诗中向他致敬“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此人就是谢灵运。


谢灵运是南朝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和书法家,宋文帝刘义隆称其“诗书双绝”,而谢灵运自己也自视甚高,他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陈郡谢氏虽名家辈出,但论文采风流,谢灵运的确称得上是“集大成者”了。


长期以来,人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他的诗歌上,忽视了他的书法,这相当于弃宝藏于不顾。谢灵运是王羲之的曾外孙,自小学习书法,他融合王、谢两大书法世家上百年的笔法精髓,将王导、王羲之、王献之、谢安、谢玄等人的用笔化为己用。


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能把谢灵运的书法临摹通透,魏晋六朝行草书的技巧也就尽数掌握了,下笔便能有古意、有气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王谢两大家族尚存于世的墨迹原稿只有两部,一是王珣的《伯远帖》,另外一件便是谢灵运的《草书册》


相比于《伯远帖》的字数少、篇幅短,难以久学,《谢氏草书册》洋洋洒洒1000余字,几乎囊括日常常用汉字,非常适合作为“日课”临习。此作内容为谢灵运的自作诗文,文书双绝,书法价值和文学价值难以估量。


这部《草书册》是谢灵运的书法草稿,共包含18篇诗文,用笔潇洒自然、中正平和,无半点迟滞,才子气、书卷气十足,将章草与行草技法结合,又保留几分隶意,是东汉以来草书的“集大成者”,笔法丰富成熟,比“二王”更上一层楼。


此作递藏有序,卷后还有张僧繇、颜延之等人的跋文,颜延之盛赞此作:“此册玉版飞霞,星辰忽动,玄香起浪,风雨旋来,盖极才人之致。”苏轼也点评:“诗成辄寄我,妙绝陶谢并。”


谢灵运草书多顺锋起笔,笔尖入纸自然,落笔后有提按、调锋动作,行笔流畅遒劲,中锋立骨,笔画爽逸,骨肉匀称,暗藏力道,锋芒内敛,书写过程中笔力轻重得宜,笔速疾徐有度。使转灵巧,转折处如折钗股,收笔干脆。


张僧繇跋文

结字兼有横势和纵势,字字独立但气脉相连,牵丝引带,潇洒流利。章法疏密有致,墨色枯润得宜,每一篇都自成一体。我们在学习草书时,既要取法乎上,又要循序渐进,那么谢灵运的这部小草书就是绝佳之选,认真临摹数遍,草书水平自然突飞猛进。


而今,我们将这部藏于台北故宫的《谢灵运草书册》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