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否认,申请法官回避是应对诉讼不公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更好的运用好回避,就要对相关的法律规定呢非常熟悉,因为如果你不能够熟练运用回避的理由,那么在实践当中啊,申请回避经常是被直接驳回就达不到效果。在民事诉讼中,为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法官回避制度,其他列举的条款呢,比较好理解,但其中,有一项兜底条款备受关注,即“有其他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今天,陈律师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兜底条款都包括哪些情形,以及如果法院不同意回避,我们该如何进行下一步抗争。


一、其他不正当行为的范围

(一)违反审判纪律的行为

• 私下会见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审判人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未经批准私自会见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这种行为容易导致审判人员受到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不当影响,从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例如,在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法官在案件审理期间,未经允许私下会见了原告的诉讼代理人,被告得知后申请法官回避,最终法院认定该法官的行为违反了回避制度,同意了被告的申请。

• 接受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请客送礼: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宴请、礼品或其他利益,可能会使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产生倾向性,无法保持中立。比如,有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接受了被告的宴请和礼品,原告得知后申请其回避,法院经审查认为该审判人员的行为违反了回避规定,决定其回避。


(二)与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存在特殊关系

• 与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有密切的私人关系:如审判人员与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是同学、朋友、邻居等关系,且这种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例如,在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中,审判人员与原告的诉讼代理人是多年的好友,被告认为这种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申请审判人员回避,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的申请理由成立,决定审判人员回避。

• 与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有敌对关系:审判人员与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存在矛盾或敌对情绪,也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比如,审判人员曾与当事人发生过冲突,当事人申请其回避,法院经审查认为该审判人员可能无法公正审理案件,决定其回避。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行为

•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表不当言论:审判人员在庭审过程中发表带有偏见或倾向性的言论,可能影响当事人对审判公正性的信任。例如,在一起离婚纠纷案中,审判人员在庭审时对一方当事人的陈述进行不当评价,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存在偏见,申请其回避,法院经审查认为审判人员的行为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决定其回避。

• 故意拖延案件审理:审判人员无正当理由故意拖延案件的审理进度,可能使当事人对审判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比如,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中,审判人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多次无故延期开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故意拖延,申请其回避,法院经审查认为审判人员的行为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决定其回避。

二、法院不同意回避后的抗争方式

(一)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对法院作出的回避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 操作步骤:当事人应在收到回避决定书后的三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提交复议申请书,说明不服回避决定的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将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 案例分析:在某合同纠纷案中,当事人申请审判人员回避,法院经审查后认为不符合回避条件,决定不回避。当事人不服,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并提交了新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当事人的申请理由成立,撤销了原回避决定,要求原审判人员回避。

(二)向上级法院、检察院反映情况

• 法律规定:当事人还可以向上级法院、检察院反映审判人员的不正当行为,请求对审判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 操作步骤:当事人应向上级法院、检察院提交书面材料,详细说明审判人员的不正当行为,并提供相关证据。上级法院、检察院收到材料后,将对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处理。

• 案例分析:在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存在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接受当事人宴请等不正当行为,申请回避未果后,向上级法院、检察院反映情况。上级法院、检察院经调查核实,认定审判人员的行为违反了回避制度,对审判人员进行了处理,并要求其回避。

(三)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曝光

• 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曝光审判人员的不正当行为,引起社会关注,促使法院对审判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 操作步骤:当事人应确保所曝光的内容真实、客观,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在曝光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审判人员的合法权益,避免侵犯其名誉权等合法权益。

• 案例分析: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存在故意拖延案件审理、接受当事人宴请等不正当行为,申请回避未果后,通过网络平台曝光了审判人员的行为。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院对此高度重视,对审判人员进行了调查处理,并最终决定其回避。

陈律师提醒大家,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发现审判人员存在“其他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情形,一定要及时提出回避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如果法院不同意回避,也不要放弃,可以通过上述方式继续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北京陈律师,法学硕士,高级合伙人律师,历任特种部队指挥员,检察官,侦查员,纪检干部,企业高管,阅历丰富,学养深厚,擅长疑难重大案件,多种法律关系交叉复杂案件处理,重信守诺,值得托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