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宣传推广:18121680880
案情回顾
2018年范某和李某经朋友介绍成为情侣,后二人一起到上海发展。2019年1月李某与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约,从事直播工作,并利用自己直播收入购买了车房。在上海发展期间,范某与李某在相处过程中因琐事多次发生矛盾,后两人于2022年1月正式分手。范某因结婚不成,向李某索要分手费,李某没有答应。范某父亲利用李某在空白纸上的签名,将相关内容添加到空白纸上伪造了合作协议、证明、条据,让范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在庭审期间,原告范某称合作协议、证明、条据先有内容再有签字。后经司法鉴定确认:先有李某签名,相关内容是后添加上去的。在后来调查中,范某、范某父亲均承认利用李某2020年在空白纸上的签名,于2022年春节(两人正式分手后)将相关内容添加到空白纸上伪造了合作协议、证明、条据。为使将来生效的法律文书得到顺利执行,范某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致使李某名下银行存款100余万元被法院冻结一年。事情发生后李某要求追究范某刑事责任,民事诉讼阶段已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移送范某虚假诉讼刑事立案线索,经公安机关查明后以范某涉嫌虚假诉讼罪移送检察机关审理。
检察履职
经检察机关审理发现,范某与其父亲在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伪造证据、捏造事实等手段,意图通过民事诉讼,达到合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涉嫌虚假诉讼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范某、范某父亲归案后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愿意接受处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检察机关建议法院判处范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建议判处范某父亲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判处被告人范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判处范某父亲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醒
虚假诉讼就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打“假官司”,以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串通起来,侵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合法权益,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扰乱审判秩序,损害司法威信和公信力。如果有民事纠纷一定要走正规法律途径,千万不要走歪路,否则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来源 | 盱眙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