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止、正,每字一笔之差。

这三个字里面,隐藏着三种大智慧,也是人生三件法宝:

上,上进。

止,知止。

正,守正。

人生在世,上、止、正,三字缺一不可。



01 上:上进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一个人,想要活得好,就需要始终保持向上的能力。

咸丰五年,是曾国藩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他在九江兵败,湘军战船百余艘被烧,自身也落入敌人圈套。

好不容易逃了出来,他只能硬着头皮逃到江西。

当地的官员,不仅没给他好脸色,甚至一个个幸灾乐祸。

日子一天比一天难,事情一件比一件烦。

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垂头丧气,反而说:

“我平生的长进,全在受挫受辱时。”

终于,他等到了转机,也赢得了新生。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一是坚韧不拔,一是自强不息。

这也让他,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业。

庄子曾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人生路上,谁都可能遇到困难。

想要的东西,自己去努力;想要的生活,自己去争取。

自医者,自愈;自强者,自渡。

不言弃,不言败,才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



02 止:知止

老子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生路上,美好很多,诱惑也很多。

真正的聪明人,懂得适可而止。

范蠡曾辅佐越王勾践复兴越国,还被尊为上将军。

但是功成名就后,他却选择了激流勇退,泛舟五湖。

他在齐国海边,开荒垦地,治产经商,摇身一变,成了陶朱公。

而等他获得了巨额财富,却选择了仗义疏财,三次散尽千金。

有人问他,什么不乘势而上?

他回答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意思是说:鸟被射完了,良弓就得藏起来了;兔子被抓完了,猎狗就要被吃了。

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止步,不仅给上位者宽了心,也给自己松了绑。

人生路上,既需要开拓,也需要止步。

有时候,懂得收手,才是明智之举。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往复交替,世上没有永远获利的事情。

当行则行,当止即止,才是不败之道,才能立身长久。

正如《史记》所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03 正:守正

《汉书》有言:“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君子处事,始终坚持公平正直,不为众曲而自屈。

摆正自己的心,才能立住身上的德。

有一次,齐宣王和孟子讨论臣子的职责。

孟子坦言:

“与国君同宗族的臣子,在君主有重大错误时,应当加以劝谏,若还执迷不悟,那就应当把昏君废弃,另立贤者为君。”

齐宣王听完,又惊又怒,顿时觉得对方胆大包天。

没想到,孟子瞥了齐宣王一眼,淡淡说道:

“大王不要生气,您虚心问我,我便如实作答,绝无半分隐瞒。”

齐宣王这才恍然大悟。

正是由于孟子守正,方能帮助齐宣王施以仁政,成就大事。

古训有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持守正道的心,就是这方寸之地。

一个人,唯有端正自己的心,才能守住福气的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