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佛家有一个观点,这是一个娑婆世界。
何谓娑婆世界?指的是充满各种苦难、悲剧、无奈、堪忍、遗憾的世界。本质就是“不完美”的。
有道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问题就来了,世界虽然是不完美的,可究竟是什么,放大了这种不完美,同时加剧了苦难和不幸呢?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众生所拥有的臭皮囊。
宋·刘克庄《寓言》诗:“赤肉团终当败坏,臭皮袋死尚贪痴。”
一切生物的肉身,总有败坏、死亡的那一天。而这副肉身,恰恰充满了无数的贪嗔痴。死到临头了,还是贪嗔痴不断。痛苦和不幸,由此而生。
02
《西游记》里边有一个说法,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这,其实是凡人做不到的。因为凡人拥有肉体,被肉体所束缚,所以他们都只能待在三界内,被困在五行中。
如何理解呢?
人之所以害怕战争,就是因为战争会摧毁一个人的肉体。
人之所以害怕生病,就是因为生病会加剧肉体的痛苦,甚至导致肉体死亡。
人之所以害怕刑罚,就是因为刑罚会束缚当事人的肉身,让他们失去自由。
人之所以害怕失败,就是因为失败会带给肉身消极的影响,比如说这副肉身沦为底层,被人瞧不起。
人之所以害怕歹徒,就是因为歹徒会杀死当事人的肉身,让他们走向死亡。
可见,怕这怕那的本质,就是“肉体”的弱点在作祟。肉体给了人们动弹的机会,但也充满了无数的弱点和缺陷。
03
世间本无苦,所有的不幸,其实都是“臭皮囊”带来的。
如今内卷严重,你为什么依旧要拼命内卷?
有的人希望赚到钱,满足一日三餐;有的人希望取得成功,晋升人上人;有的人希望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被社会淘汰。
赚到钱,满足一日三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副肉体的生存。要是没有肉体,那一日三餐也就没有意义。
希望取得成功,成为人上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这副肉体带来更多的名利,受人尊重,满足这副肉体的贪欲。
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被社会淘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这副肉体可以暂时延续下去,妥妥的贪生怕死。
试想,要是尘世间不存在肉体,只有灵魂,那苦难从何而来呢?
所以说,承载了各种欲望、贪嗔痴的肉体,恰恰就是一切苦难、不幸的根源。人们做不到超脱,就在于此。
04
有一个故事《庄周梦蝶》。
庄子有一天午睡,梦到了自己成为蝴蝶,在天地之间无拘无束,自由飞翔。
醒来后,庄子就很疑惑,究竟蝴蝶是庄周,还是庄周是蝴蝶?
其实,梦境中无拘无束的形象,就是庄子终其一生的追求。可为什么现实中的他,依旧做不到绝对无拘无束呢?
因为存在肉体的束缚。
只要有肉体,你就要谋生、吃饭,不然活不下去;只要有肉体,你就要经历生老病死,而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只要有肉体,你就要受到尘世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法律、风俗,都要遵守;只要有肉体,你就要被时代支配,比如战争爆发,就会面临血流成河的悲剧。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每个人都需要经受生老病死。而这个世界最大的痛苦,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受生老病死。
秦始皇嬴政成为了人间主宰,却不想死去,而幻想千秋万代。有用吗?没有用。哪怕秦始皇可以支配人间,但他依旧是血肉之躯,到点了,就要死。
05
写到最后
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尘世间会以“肉身”的方式,去束缚万事万物?
四个字就能概括,天道平衡。
正是因为存在肉体,所以这个世界才绝对公平。不论是秦始皇嬴政,还是普通人,几十上百年后,依旧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尘归尘,土归土。
也正是因为人人都需要死去,所以尘世间才会洗牌,才会变化,才会有无数的希望。
当然了,这都是对于宏观而言的。对于微观的个体来说,大家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谁都没得选。
正如《西江月》中所言,世事一场大梦,黄泉多少奇才。
世间本无苦,只是有了肉体的感受,才有了“苦”的概念。也正是因为存在肉体,大家都需要经受生老病死,所以宇宙公平才会永恒,世间万物才会平衡。
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