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余额不足,新学期开学提上日程。近日,不少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温馨提醒:2月12日报到,2月13日正式上课。


根据此前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寒假工作的通知,2025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寒假时间定为:1月18日至2月12日,共26天,1月18日正式放假,2月13日正式上课。

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初级中学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发布面向教师、同学、家长三方的新学期开学暖心指南。学校特别提醒同学们,假期接近尾声,认真检查寒假作业,及时查漏补缺,复习巩固上学期知识,为新学期学习打好基础。根据自身情况,制订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整理书包和书桌时,放一张写有新学期小目标的暖心便签,提醒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同时,开启新学期后,积极与同学保持联系,分享假期经历,一本书、一次旅行、一项新技能……用故事拉近彼此距离。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活动,拓展社交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主动与同学分享寒假收获。建议加入“每日小温暖”,如赞美他人一次、记录一件开心事,让成长充满温度。

为了帮助同学们及时调整身心状态,迎接新学期,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则为家长和学生分别准备了开学心理调适指南。学校提醒孩子们,首先,调整生物钟,回归常态。从假期模式调整为学习模式,可以制定一份与学校生活节奏类似的时间表,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进食和睡眠,保证获得充分休息,逐步适应开学的作息,如睡前半小时远离电子屏幕、睡前热水泡澡或泡脚、听故事,看书助眠等。

其次,调节情绪,寻找平衡点。开学前,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学会接纳情绪,顺其自然,专注于当前要做的事情。不妨对假期生活进行回顾与总结,可以闭上眼睛慢慢体会,也可以把这些回忆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保存下来,建立专属的《假期生活体验录》。同时,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不要对自己说:“开学了,我又要早起了好痛苦”,而是对自己说:“太棒了!又能见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了,又能回到教室认真听课了,又能好好享受学校的美好时光了”,当对自己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时,对开学的看法会大不相同。

第三,制定目标,合理规划。新学期新展望,仔细考虑一下在新学期自己想要达成哪些新的目标,把大目标一步步地切分成小目标,提早计划好,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给大脑“热身”。学习计划不必过于复杂,可以由易到难,从复习上学期知识到预习下学期内容逐步过渡,夯实基础的同时增加对新学期学习的信心。

最后,做好开学准备,迎接新篇章。制作开学前需要准备的物品及需要处理事项的明细表,每完成一件小事,就在明细表后打√。蔡格尼克效应告诉我们,大脑会不断提醒你没有做完的事情,比如没有准备学习用品,没有检查暑期作业,会增加人的压力和焦虑。一旦你把这些未做完的事情写下来,大脑就可以稍稍松懈一点,不再持续发警报。专注于需要做的事情并逐一完成,可以增强控制感,减少精神内耗。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文 施向辉/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