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图片均源自网络,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娘,你说这世界上真有因果报应吗?”张浩一边拨弄着炉火,一边问坐在旁边的母亲赵慧芳。
炉火映照着赵慧芳慈祥的脸庞,她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浩儿啊,有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不管有没有报应,咱们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张浩闻言,低头沉思。
这时,小妹张雨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娘,哥,你们猜我刚才看到啥了?村口的老槐树下有个包裹,上面写着咱家的名字呢!”
赵慧芳和张浩闻言,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与好奇。
01
1982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腊月二十九那天,槐安村的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厚厚的积雪将整个村庄装扮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
我家的小院里,母亲赵慧芳正在灶台前忙碌,一边和面一边时不时抬头看看院子里玩雪的小妹张雨。
"妈,你看!下雪了,下雪了!"张雨穿着新棉袄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圆圆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泛着红晕。
"乖,别玩太久,当心着凉。"母亲笑着应道,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了挂在厨房檐下的几块腊肉。那是父亲张大力替人看病得来的谢礼,是我们全家过年最重要的年货。
作为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父亲总是以药养医,遇到实在付不起诊金的病人,他也从不拒绝。母亲常说,父亲的医术高明,就是太善良,总是贴钱给人看病。
"静姐什么时候回来啊?"张雨突然问道。大姐张静在县城的纺织厂工作,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快了,说是晚上就到。"母亲一边回答,一边搓着手上的面团,"你二哥呢?怎么还不回来?"
"我在这儿呢!"话音刚落,我就拿着几挂炮仗从外面跑了进来。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我总是想着要多分担些家务。
"小浩,快把炮仗放好,一会儿吃了饺子就能放了。"母亲笑着说,"对了,去厨房把腊肉拿进来吧,晚上炒个腊肉炒笋,给你大姐接风。"
我答应一声,拉着张雨往厨房走去。刚到厨房门口,我突然听到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张雨也听到了,正要开口,我赶紧捂住她的嘴。
02
透过厨房的窗户,我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在够那挂在房梁上的腊肉。
“谁在那儿?”张浩壮着胆子大声喊道...
"小偷!"张雨挣脱我的手,大叫起来。
程晓杰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手一抖,腊肉掉在地上。他慌乱地想逃,却被我一把抓住。
"放开我!求求你放开我!"程晓杰挣扎着,声音里带着哭腔。
这时,母亲和三妹张悦也闻声赶来。看到这一幕,母亲愣住了。
"婶子,对不起......"程晓杰跪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我不是故意的......"
母亲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我注意到程晓杰身上只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你为什么要偷我家的腊肉?"母亲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程晓杰低着头,抽泣着说:"我奶奶病了,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大夫说要吃点有营养的,可是家里......"他说不下去了,肩膀不停地抖动。
母亲叹了口气,转身进屋,我以为她要去叫村里的治保主任,没想到她拿出了自己那件珍藏的蓝呢子袄。这件袄子是她年轻时的嫁妆,这些年一直舍不得穿,只在大年初一才会穿出来。
"穿上吧。"母亲把呢子袄递给程晓杰,"大冷的天,别冻坏了。"
程晓杰愣住了,我们都愣住了。
"但是婶子,这......"
"你奶奶住在哪个村?"母亲没理会他的犹豫,继续问道。
"东...东边的杨树村。"
"路远吗?"
"走路得一个多小时。"
母亲从厨房拿出两块腊肉包好,塞进程晓杰怀里:"拿着,回去给你奶奶煮汤喝。记住,以后遇到困难要开口,偷东西是不对的。"
"婶子,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程晓杰泪流满面地说。
"去吧,天快黑了,路上小心。"母亲摆摆手,"记住要好好照顾你奶奶。"
看着程晓杰披着母亲的蓝呢子袄消失在飘雪的夜色中,我忍不住问:"妈,就这么放他走了?那可是咱们家过年的肉啊。"
母亲轻声说:"有时候,放下一块肉,可能就救了一个人。他奶奶病着,咱们家至少还有热炕头,能吃上饺子,知足了。"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炕头吃饺子。大姐问起母亲的蓝呢子袄,母亲只说借给人了。父亲回来时也问起这事,母亲赶紧转移话题,问他又给人免费看病了。
听着父母的对话,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虽然不富裕,但至少还能帮助别人。
03
三十年光阴转瞬即逝。
那个寒冷的除夕夜渐渐被岁月尘封,程晓杰和那件蓝呢子袄的故事也慢慢被我们淡忘。父亲的医术越来越好,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医德;
母亲的头发渐渐花白,但笑容依旧温暖如初;
我们几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
2012年的春节前,一个意外的包裹打破了平静。
那天,我正在院子里劈柴,突然听到张雨在屋里喊:"妈!浩哥!你们快来看,有个从深圳寄来的包裹!"
全家人都围了上去,包裹不大,但很沉,拆开后,我们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