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为叙事呈现。

"李队长,城西服装厂又有一个女工失踪了,和之前那些案子一模一样。"

凌晨三点,刑警队长李明接到这个电话时,讷河市正下着瓢泼大雨。

这已经是3个月内第七起年轻女性失踪案,每一个受害者都是外地来讷河打工的女孩。

她们年轻、单纯,怀揣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却在某一天突然从这个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市民们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失踪案时,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举报,却意外揭开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人口贩卖网络,而这个网络的规模和残酷程度,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01

1991年的秋天,讷河的第一场雪还未降临,但寒意已悄然爬上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服装厂门口的电子钟显示着下午5点42分。



小丽整理好围巾,跟车间里的几个姐妹道别。

她的手套是前几天买的,灰色羊毛,比起其他姑娘们简陋的手套要精致许多。

这是她打工一个月的第一个小小奖赏。

"小丽,今晚一起吃饭吗?"身后传来同事的声音。

"不了,我得早点回宿舍。"她微笑着,声音清脆,"明天还要赶早班。"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居然成了她最后一次与同事说话。

城市的黄昏笼罩着这条熟悉的街道。

路边的梧桐树叶已经开始泛黄,落叶随风飘散。

小丽走得很稳,步伐匀称,目光时不时打量着街边的橱窗。

在这个经济正在快速增长的年代,年轻人对未来总是充满期待。

她并不知道,在拐角处的阴影中,已经有一双眼睛正在静静地注视着她。

那是一个面相帅气、看起来很随和的男人。



他穿着一件深色夹克,站在路灯的边缘,仿佛只是一个等待公交车的路人。

但他的目光,如同一把无声的匕首,正在丈量着小丽的每一个细节。

小丽走得很快,她总是这样。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独自生存的女孩最懂得保护自己。

然而,恐怖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

当她经过那个拐角时,一切发生得太快。

一只手从背后捂住了她的嘴,另一只手迅速地钳制住她的双臂。



挣扎仅仅持续了几秒钟,很快就归于寂静。

街道上依旧车来人往,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幕。

路灯下,只留下一个被迅速拖走的影子和散落的灰色手套。

讷河在这个秋天变得有些不同。

城市的节奏似乎因为这些离奇的失踪案件而变得迟缓和压抑。

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各种猜测和谣言,人们小声议论,彼此之间多了几分提防和恐惧。

这座曾经平静的小城正悄然改变。

工厂里的女工们开始结伴而行,晚班的女孩们不再独自走夜路。

出租车司机谨慎地打量每一个乘客,宿舍管理员开始严格登记进出人员。

那些来自外地的年轻人,原本怀揣着对城市的美好期望,如今却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失踪的人。

随后的日子里,讷河开始陆续出现类似的失踪案件。

年轻的女性,大多是外地来此打工的姑娘。

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怀揣着对生活的期待,但最终仿佛被这座城市无声地吞噬。

起初,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犯罪。

失踪,对于那个年代的流动人口来说,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但恐惧,正在悄然蔓延。

02

冬天的第一场雪,并没有给讷河带来往日的宁静。

公安局的墙上,失踪人口的通告已经贴满了一面墙。

李队长站在这面墙前,手指轻轻抚过那些模糊的照片。

这些都是年轻女性的脸,每一张都有着相似的特征:20出头,外地来的打工妹,身材娇小。

照片背后是家属的绝望和期待。

"不是偶然。"李队长低声自语。

案件的第一个转折来自一个出租车司机。

四十多岁的王师傅是个健谈的人,这天他主动找到了警察。

"我看见过可疑的情况。"他说。

那是一个阴冷的夜晚,街灯昏黄。

王师傅记得,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停在城郊的小路上。



车门开着,一个男人正将什么东西往车里拖。

那是一个女性的轮廓,看起来像是已经失去意识。

"我以为是醉酒的情侣。"王师傅说:"但那女孩怎么看都不像是醉了。"

这个线索像是一根细线,牵动着整个案件的脉络。

警方开始对城郊的每一处可疑地点进行地毯式搜索。

与此同时,城市的氛围已经变得极度压抑。

街头的小广告栏上,到处是"寻人"的海报。

服装厂的女工们开始结伴而行,宿舍里的门锁变得更加严实。

"不想活,就来讷河。"这句话从私下的议论,逐渐演变成了城市的集体噩梦。

李队长知道,破案的关键在于找出犯罪的逻辑。

这不仅仅是追捕一个罪犯,更是要切断犯罪的根系。

他们开始梳理每一起失踪案件的细节,寻找共同点。

年轻的女警李娜是调查组最年轻的成员。

她仔细研读着每一份档案,对比着失踪者的背景。

突然,她发现了一个细节:这些女孩大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初次进城,对城市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期待。

"这可能是犯罪分子的选择依据。"李娜对李队长说。

李队长点了点头,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他们的调查正在一点点推进,但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阴影正悄然笼罩着这座小城。

恐惧像是一种传染病,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蔓延。

失踪案件的频发让市民们的生活变得紧张而不安。

街头的商贩们开始小心翼翼地看着过往的行人,生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即使是白天,许多女孩也不再单独外出,纷纷选择结伴而行。

在这个阴霾的冬季,讷河的夜晚变得格外漫长。

每当夜幕降临,街道上只剩下稀疏的行人,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显得格外刺耳。

人们的谈话声也变得低沉,仿佛在压抑着心中的恐惧。

李队长和他的团队在调查中发现,失踪的女孩们在失踪前都曾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出现过,比如某些酒吧和夜总会。



警方决定对这些场所进行突击检查,试图找到更多的线索。

在一次突击行动中,警方在一家小酒吧里找到了一个目击者。

她是一个常客,名叫小芳,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



她颤抖着说:“我看到过一个男人,他总是和那些女孩在一起,似乎很关心她们,但我总觉得他不对劲。”

小芳的描述让警方感到一丝希望,但同时也加深了他们的焦虑。

这个男人是谁?他与失踪案件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03

冬天的冰雪开始融化,但讷河的阴霾却从未散去。

警方的调查陷入了一个诡异的僵局,线索像是被无形的手抹去,每一次靠近真相,都会被未知的力量推开。

李队长知道,破案的关键在于耐心和细节。

他将所有的失踪案件档案重新摊开,一张张照片仿佛在诉说着被遗忘的故事。

小芳提供的那个可疑男子的线索,成为了突破口。

经过连续多天的追踪和排查,警方锁定了一个名叫贾文革的男子。

这人35岁,本地人,家住城郊一个老旧的小区。



表面上看起来极其普通,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特点。

但李娜在调查中发现,贾文革的银行卡里经常有大额现金进账,而这些记录恰好与失踪案件的时间节点重合。

突破性的证据出现在一个寻常的下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