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是非常艰难的,革命的道路十分漫长,在这期间无数英雄豪杰踊跃而上,他们不分男女不分年龄,投入自己的热血和信仰。而在革命期间,就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豪爽干练,无论是作战还是在生活中都非常优秀,而她也是毛主席非常看好的人。
想必对于很多老一辈的人来说都熟悉她的名字,她也因为过人的功绩被央视搬到荧幕上,她就是《延安颂》中出现过的人物:曾志。从这部电视剧中就可以看出,曾志是一个不怕困难内外兼优的女干部。
曾志早年比同时期的大多数女性都幸运,她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知识让她学会思考,学会辨别是非。当别人还处于讨论儿女情长的时候,曾志就首先关注到了社会问题。
同为女性,她对当下女性的社会地位感到不公,旧社会极度的男女不平等让她意识到应该反抗。所以在她上学期间,也多次组织并且参加反旧礼教的活动。
反对一切社会的不公平,仅仅是她最初的信仰,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社会仍然处于落没的状态。为了身体力行地表达自己的信仰,她由原本的名字“曾昭学”改为曾志,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要帮助女性同志争志气。
她的革命,不仅获得了身边同学的认可,也帮助自己获得新生,摆脱父母为她安排好的“包办婚姻”。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同胞开始觉醒意识,所以她对于中国旧社会的改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革命的道路是艰苦的,对于曾志来说,在革命期间她体会到了什么是爱别离。她的第一任丈夫在结婚的第二年就牺牲在了暴动中,曾志还没来得及走出伤痛,就要马不停蹄的投入工作中。
爱人牺牲的打击不足以改变她的信仰,她的意志更加顽强,多次参与革命工作,并且在此期间结识了毛主席,她也是毛主席非常忠实坚定的拥护者。但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低下,政治混乱。他们的思想实施起来很困难,毛主席连同一起支持他的曾志受到排挤和打击。
期间曾志经历了第二次婚姻,但是没过多久,他的丈夫就因为被叛徒出卖不幸牺牲,接连的打击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难以承受。但是曾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她带着和亡故丈夫的遗愿,继续奋斗在一线。
这样的奋斗终于看到希望,漫长的抗日战争结束,新中国也开启崭新的篇章。曾志由于在革命中伟大的贡献和坚定的信仰,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先后担任沈阳市各个职位,并且还担任过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在工作中积极向上一丝不苟,生活中曾志也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在对于子女的教导问题上她没有溺爱纵容,也没有借着自己的身份行方便,而是教会子女勤劳勇敢。即便她的儿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也秉承着母亲的信念,一生本分勤劳。
1998年,87岁的曾志因病逝世。当这个沉重的消息传出的时候,大家都被悲痛的包裹着,纷纷前往医院安慰家属。而在逝世之前,曾志就已经立下遗嘱,把自己节约下来的所有财产都捐赠出去,帮助了很多家庭和困难的人。
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积极向上的革命人士,不仅是我们应该铭记的英雄,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虽然现在的中国蒸蒸日上,但是大家仍然应该牢记历史,不忘先辈,也不能忘记祖国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