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79年,南疆边境打得轰轰烈烈,解放军锐不可当,杀得越军丢盔弃甲。然而,就在大军凯旋之际,一支部队却在撤退途中全体投降!

219名官兵集体走入越军战俘营,让整个战场都为之震惊。更离谱的是,战后他们被越军押着上电视“报平安”,家人都听得一头雾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为什么会被俘?回国后,他们又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撤退成了“请君入瓮”,448团的至暗时刻

1979年3月12日,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中国部队开始有序撤回境内。448团作为150师的主力部队,在20多天的作战中势如破竹,几乎没吃过什么大亏。

原计划是走大路,用摩托化输送的方式撤离,既快速又安全。然而,战场上的决定往往充满变数。50军驻150师工作组突然下令,改走小路,并执行搜剿任务。

所谓“小路”,其实是兄弟部队此前穿插作战时曾经走过的一条路,但是那毕竟是在敌人的地盘,敌人对这条路的地形、可能的撤退时间早已摸得门清。

换句话说,这条路已经是越军布好的陷阱。这次决策,就像是给撤退中的448团加了一场“加赛”,让他们不仅要撤,还要“顺便”清剿残敌。然而,谁清剿谁,可就不好说了。



3月13日深夜,448团的2营作为先锋,沿着山路行进至那嘎以北地区。本来撤军就该悄悄摸回去,可谁曾想他们竟然一头扎进了越军的埋伏圈。

山道两侧,越军已经严阵以待,机枪、迫击炮、轻重武器一应俱全,就等着448团自己“送上门”。凌晨时分,密集的枪声划破夜空,448团前锋部队遭遇猛烈火力阻击。

先是副团长胡庆忠当场中弹牺牲,战斗中部队原本的指挥系统就此瘫痪。更要命的是,副政委缺乏实战指挥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有效组织反击和撤退。

整支部队陷入混乱,各个分队分散作战,失去了协同能力,逐渐被越军包卫压制。局势迅速恶化,448团被分割包围,尤其是1连和8连成为最危险的两支分队。



面对敌军的包围,1连被困在一个小山头上,突围无望,粮弹耗尽,全连官兵被迫做出抉择。在党支部会议上,指导员冯增敏主张投降,连长李和平也选择接受这一决定。

一名排长极力反对,他宁愿战死也不愿意投降敌人以苟且偷生,但是,冯增敏等让人把他给绑了起来,免得他从中捣乱。随后,219名官兵全部放下武器,成为战俘。

与此同时,8连的命运则截然不同。他们在被打散后,副连长王新果断决策,带领幸存者拼死突围。他们拒绝投降,在绝境中与敌人激战。

最终,王新在敌人冲上来时拉响集束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支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仅有两名重伤员幸存。



投降之后,他们成了越军的宣传道具

1连战俘的被俘过程被越军完整记录,并在之后的宣传战中被充分利用。战俘被押往越南后,被带到越军的“战俘展示会”上。

越军并不满足于普通的战俘收容,他们要用这些俘虏做政治宣传。河内一个听众很多的电台为此专门推出了一个俘虏发言的节目,美名曰让他们给家人报平安,实则是想瓦解我军军心。

每晚,电台都会安排两三名战俘去讲话,内容不外乎个人的详细信息,并描述越南对他们有“多么优待”。当然,实际上越军可不是我军,没有优待俘虏那一套。



与此同时,越军女兵持枪押解身穿解放军军装的人的照片被广泛流传,大量刊登在西方媒体上,成为越军宣传战的典型案例。

这些战俘在越军的战俘营里度过了近三个月,最终在5月21日至6月22日的五次战俘交换中回国。然而,他们回到祖国后,并未迎来英雄般的待遇,而是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审判。

当年,我军被俘人员总共只有238名,其中90%都是一支部队的,这种情况怎么能不让人感到羞耻?不战而降向来为人所痛恨,何况,他们的投降与8连牺牲的壮烈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仅是8连,机枪连有一个战士在掩护战友的过程中与部队失散且受了伤。但他硬是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在不熟悉的异国他乡,竟然靠着自己的两条腿艰难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英雄还是罪人?

1979年5月21日,友谊关边,双方正式开始换回各自的被俘的军人。当天,120名越军战俘和43名中国战俘被交换。

这样的交换,在5月21日至6月22日间共进行了五次。整个过程由国际红十字会的代表监督,两国代表各自递交名单,然后对相关人员挨个清点确认。

中国共接收238名战俘,而其中218个来自448团1连。之所以不是219,是因为有一名战士在被关押期间身心都遭受了巨大压力,生病不治而亡。

换句话说,除了这个连就只有其他因为各种原因零散被俘的人员。这一事实本身,就让这支队伍在军中陷入了巨大的争议。



回国的第一步,便是接受审查。军方迅速成立调查组,对战俘进行问询,并逐一进行审查,然后根据他们在整个事情中的表现来决定后续如何处理。

最终,冯增敏和李和平被送上军事法庭,分别判处十年和无期徒刑。此外,需要为448团撤退失利承担主要责任的副军长等人员或降职或调离。

其他人虽然未被判刑,但全部被复员,失去了继续服役的可能。在多年后回忆这段历史时,仍然充满苦涩。他们曾经是中国军队的一部分,如今却成了历史的一段尴尬记录。

英雄与罪人,仅仅在一念之间。同样是448团的士兵,王新成为烈士,1连则背负耻辱。



1979年的这场战争早已结束,然而,对于448团1连的那些人来说,战争的影响远未结束。他们的故事,既是这场战争的一部分,也是战场上千变万化命运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

中越战俘生活实录.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