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奋斗篇章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身负盛名之家的光环,却毅然选择了一条扎根基层、贴近人民的道路,他就是刘源。
刘源,1951年出生于北京,是刘少奇同志最小的儿子,母亲是王光美,他从小就有一个将军梦,13岁到16岁的暑假,他都是在部队里度过的。可特殊时期到来,他也不幸被波及。
1968年,刘源响应号召,下乡插队,他白天干活,晚上学习,还自学针灸给大家看病,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他一待就是七年。
1975年,刘源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告别农村回到北京,走进了一家工厂,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此后,他在工厂里踏踏实实地劳作,虚心学习技术。
而两年后的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宛如一道曙光照进刘源的人生中,他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和扎实功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
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刘源放弃在北京读研和工作的机会,主动来到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公社担任副主任,从基层开启了为人民服务的征程。由于工作出色,他逐步升任为新乡县副县长、县长。在县长的岗位上,刘源勤勤恳恳工作,积极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
1985年,刘源调任郑州市副市长,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当地得以步入天然气时代,人们日常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他还大力推动住房建设,使得郑州市人均住房面积实现质的飞跃。
1988年,年仅37岁的刘源在河南省七届人代会上以高票当选副省长,成为全国瞩目的最年轻副省级干部之一。
在产业发展上,他精准发力,积极推动制药、化肥行业崛起,使河南的医药和农业产值跃居前列,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他还亲自投身大型电厂和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为全省的能源供应筑牢根基,为河南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2年后,刘源在军队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武警部队到解放军总后勤部等多个重要岗位任职,在每个岗位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推动着军队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前进。
2009年7月,刘源晋升上将军衔,肩负起了更重大的责任与使命。
刘源将军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其中最为艰难的便是军队内部的反腐斗争。
当时谷俊山利用职务之便,疯狂敛财,在军产经营、职务晋升等方面大搞权钱交易,将军队的资源和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作所为引起大众强烈愤慨,但因其背后复杂的关系网,反腐工作困难重重。
可刘源没有退缩,他坚定地立下誓言:“无论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后台有多硬,我都不会善罢甘休!我宁可不要乌纱帽,也要拿下贪官!”
他深入调查谷俊山的违法违纪线索,在这个过程中,刘源遭遇了来自各方的阻力,有人试图为谷俊山说情,有人暗中威胁他的安全,但他始终坚守正义,毫不退缩,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一步步揭开了谷俊山的真面目,将其违法行径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在刘源的不懈努力下,谷俊山及其背后的靠山被成功揪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2016年至2023年,刘源担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基层的公社岗位到军队的高级将领,再到全国人大的重要人物,刘源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刘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世人诉说,优越的出身只是起点,真正的人生价值在于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守正义,勇往直前,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参考资料:环球网《盘点解放军现役34名上将:“50后”占近8成》、北京日报《刘源查办谷俊山挖背后两大老虎 三句话震巨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