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才能做好官——回忆杨尚昆》——中国青年报
1998年秋,负责武警部队工作的刘源正在前线指挥部队抗洪救灾,有一天上午,刘源突然接到了后方的电话。在电话里,他得知了一个令自己十分震惊的消息,原来杨尚昆已经病危,时间不多了。
刘源急忙安排好前面的工作,立即赶回北京,当他来到301医院,看到已经昏迷多时的杨尚昆时,他的心里十分难受。杨尚昆的儿子告诉他,杨尚昆已经住院有一段时间了,他多次告诉身边人,不要大家告诉刘源这个消息。
后来杨尚昆因病去世,这件事成为刘源的一大遗憾,自己本有机会能在杨尚昆生命的最后时期,好好陪在他的身边。
可杨尚昆看到了电视上发洪水的事情,知道刘源一定在前线忙着抗洪救灾,为了不影响刘源的工作,杨尚昆这才让大家隐瞒自己病重的消息。
刘源知道杨尚昆的苦心,可他忍不住想起与“杨爸爸”相处的点点滴滴,自己依旧无法控制情绪,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杨尚昆与刘少奇一家关系一直都很好,二人是亲密的战友,1930年刘少奇前往莫斯科工作,杨尚昆跟随他一起,并给他当了大半年的翻译。
二人相继回国后,刘少奇被任命为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成为杨尚昆的直接领导。到了红军时期,二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一起共事。
到了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二人又多次在华北一带共事,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们经常在一起工作,就这样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51年,刘源出生,杨尚昆非常喜欢刘源,小时候刘源有些淘气,非常喜欢像军人那样打仗。他整日在院子里玩着打仗的游戏,有次杨尚昆看到他疯跑的样子,就招呼刘源跟着自己去了怀仁堂。
刘源还没搞清楚情况,到了那里后,杨尚昆笑着将刘源拉到了朱德、彭德怀、陈毅等人面前,指着他说道:“看看咱们未来的将军!”
几位老总看到刘源的模样,当场哈哈大笑,邓小平还笑着把刘源推进了会议室,在场的开国将领们见此情景都笑了起来。
多年以后,刘源也忘不了那些温馨的画面,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决定长大以后要当一名军人。
当时,杨刘几家都住在一个大院内,孩子们对于大人们都有着自己的称呼,刘源就经常喊杨尚昆为杨爸爸,这个习惯他保持了一辈子。
上世纪50年代,全国上下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杨尚昆经常担心刘源这些孩子吃不好,总是把舍不得吃得好饭菜拿过去带给刘源这些孩子们吃。
可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受到环境的影响,杨尚昆的工作发生了变动,一家人不得不搬出了大院。刘源一家也受到了巨大影响,他在之后被分配下乡,没有了亲人的消息,也很难见到杨尚昆。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刘源才终于见到了杨尚昆,经历了这一切,每个人都有了不少的变化,想要再回到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杨尚昆十分同情刘源一家的遭遇,他也尽自己全力帮助他们走出困难,在刘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杨尚昆扮演了半个父亲的角色。
后来刘源参加了工作,杨尚昆工作也非常忙碌,但他还是会抽出时间,询问刘源工作的情况。每当刘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都会用鼓励或者其他话语帮助刘源走出难关。
之后,凭借着在部队中的表现,刘源被中央调去了武警部队工作,陆续担任了不少重要的职务。他小心谨慎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想辜负杨尚昆对自己的期待。
杨尚昆对晚辈们来说就是一个温和的家长,他并不会给刘源等人设定太高的目标,反而经常教导刘源,凡事尽自己全力去做好就可以了。他还经常告诫刘源“要先学会做事,才能学会做人。”并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多做好事,做好人。
正是带着这些嘱托,刘源尽自己全力投入工作中,为国家和民众做了很多事情。杨尚昆病危期间,他在神志不清的状况下,也经常念叨着刘源的名字。
最初得到消息后,刘源也感到非常奇怪,在他看来杨尚昆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怎么就突然病危了。得知真相后,他非常后悔,走出病房的时候就哭了起来,杨尚昆病逝后,刘源暂时放下了工作,与杨家人一起料理杨尚昆的后事。
尽管杨尚昆生前,并不希望搞什么奢华葬礼,也不想让人们怎样赞美他。但在大家的努力下,还是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刘源全程参与,就像他的家人一样忙碌,他也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杨尚昆的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