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一直以来,吉林法院始终将治理欠薪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精准定位,因情施策,创新性地运用“新办法”,多维度、深层次地破解涉农民工欠薪这一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全面提升欠薪治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2024年,全省法院速审速执拖欠农民工薪资案件2488件,成功为农民工追回7008万元的“辛苦钱”,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创新“监管+预防”机制,推动欠薪治理精准化。吉林高院以案件台账为依托,构建起“监管+预防”常态化治理机制,实现全省“一盘棋”。通过台账数据对比分析、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风险。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持续开展有关劳动争议、涉农民工欠薪等调研工作,经调研发现农民工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举证能力较弱等情况较为普遍,及时提出加大多样化普法宣传力度、加强信用监管、政府监管等具体措施,推动精准治理,治理效果大大提高。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曾审结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从立案到农民工签收调解书,全程仅耗时半小时。事后,来自辉南县某村的村民激动地表示:“真的太感谢法官了!这5万多元工钱对我们家至关重要,没想到来法庭短短半小时,就解决了困扰我们好几个月的烦心事!”

开辟维权“快车道”,全方位保障农民工权益。针对农民工讨薪过程中面临的立案难、举证难、执行难等问题,吉林高院为农民工开辟了一条维权“快车道”,通过跨域立案、网上立案,有效解决了立案不便的困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诉前调解力度,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将农民工纠纷解决在家里、在村里、在田间;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司法关怀,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对于进入执行的案件,以依法打击恶意欠薪为重点,用足用好各类执行措施,确保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同时,绷紧优化营商环境之弦,对主动履行支付农民工工资义务的被执行企业依法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及时帮助企业修复信用,填补信用“缺口”,护航企业平稳运行。

强化部门联动,打出欠薪治理“组合拳”。2024年,吉林高院积极落实人社部门“薪安吉林”相关行动要求,压实企业工资支付主体责任,携手各单位合力打造“薪安吉林”名片。通过与多部门联合,构建起以诉源预防为先导、非诉解纷在前端、司法裁判为终局的多元治理体系,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积极与人社、仲裁、工会、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协同配合,以全国欠薪平台、省监管平台和各成员单位转办、交办等欠薪问题线索为抓手,不断加强案件查办力度,全面提升治理水平,筑牢治理欠薪“防火墙”,全力守护好农民工的“钱袋子”。

吉林市昌邑区法院九站法庭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依托吉林市委“九解一协调”机制,成功调解一批涉案金额达80余万元的劳动争议群体案件,企业现场交付补偿金,农民工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外,吉林高院密切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欠薪问题,妥善处理外卖骑手、代驾员等新型农民工的讨薪维权纠纷。在司法审判中,严格界定网络平台与新业态农民工之间法律关系、承担责任主体等问题,通过司法审判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劳动新闻记者雨航 通讯员董新月 贾宇婷)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