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汽车市场交易已由首购转向以增换购为主。如果说,首购消费者看重的是“有没有”,现在增换购消费者更看重的则是“好不好”。以旧换新政策与产业变革浪潮相互叠加,将从更深层次激发车市消费活力。
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日前,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这是对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细化和落实,明确了今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范围与标准,以及具体资金安排,为今年车市增添了新动能。
自去年国家制定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相关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央地联动,汽车以旧换新对我国车市稳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2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
除了稳定和扩大新车消费,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二手车市场也被逐渐激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0.08万辆,累计交易金额12852.05亿元。
对比去年的以旧换新政策,今年的政策将汽车报废更新范围,从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这是我国首次将个人消费者报废车型补贴扩围至国四车型。通过放宽报废换新车型范围与标准,今年将新增符合报废换新政策补贴申领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超千万辆,新增新能源乘用车超百万辆,加上现存的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约1200万辆,这意味着,今年已有2300万辆以上的乘用车符合申请报废补贴要求。显然,这为拓展今年车市潜在增量空间,保持汽车产业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确定性。
汽车以旧换新并非简单“换新”,更是一场消费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前商务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汽车以旧换新中,换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超过60%,超过660万辆老旧汽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没有这组关键数字的托举,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就很难跃上千万辆级规模,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也难以连续5个月突破50%的“油电”分界线。
随着早些年消费者购买的车辆集中步入换新周期,当前我国汽车市场交易已由首购转向以增换购为主。如果说,首购消费者看重的是“有没有”,现在增换购消费者更看重的则是“好不好”。而电动化和智能化引领的产业变革浪潮,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服务软件越来越丰富,汽车不仅具备了电子消费品属性,迭代越来越快,而且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体验也越来越人性化,让开车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以旧换新政策与产业变革浪潮相互叠加,将从更深层次激发车市消费活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