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节假期,最火的AI话题,非DeepSeek莫属。从毒舌锐评到资料整合,从娱乐休闲到工作辅助,DeepSeek总能带来新的惊喜。悦君也带着好奇,让DeepSeek对西安优势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一番“锐评”。

产能爆发下的一场“热恋”

关于西安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适配度,DeepSeek的原话是:一场“热恋”还是“凑活过日子”?目前是“热恋期”,政策给力、产能爆表,但技术短板和基建痛点还在,未来是“修成正果”还是“分手快乐”,就看西安能不能从“代工厂”逆袭成“创新大佬”了!


DeepSeek评价

诚然,与上海、合肥、深圳等率先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相比,西安在这一领域并无十分明显的优势,但近些年依靠比亚迪、吉利以及陕汽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转型,一度让西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

比如2022年,西安就以101.5万辆的产量拿下全国第一,并在之后几年中一直名列前茅;2023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8.38万辆,位居全国第三;2024年虽没有明确数据出炉,但根据西安比亚迪在12月发布公告称全年产量突破100万辆推算,2024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10万辆已是大概率事件。


近6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

根据相关数据,陕西省汽车总产量在2024年达到175.4万辆,同比增长了19.3%,高于全国14.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119.8万辆,占全省汽车总产量的68.3%,明显带动了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

更为主要的是,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不单纯依靠乘用车领域,还借助原本汽车制造优势环节,衍生出更多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落地。比如2024年陕汽集团就加快了商用车的电动化结构升级,其中电动重卡产量1.5万辆,增长3倍,氢能重卡交付793辆,位居全国第一。

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除了龙头企业的带动,自然也有政策的扶持及成熟产业链支撑。在全省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背景之下,西安作为核心载体,用产业链和相应配套持续导入资本、技术。


比亚迪西安草堂基地 航拍©悦西安

围绕比亚迪等龙头车企,西安还聚集了三星环新(电池)、法士特(电驱动)、众迪锂电池等300余家配套企业,覆盖三电系统、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本地配套率超过60%,以全产业链的升级,赋能产业的稳健和韧性。

只是,产能并非评定“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唯一标准,如今的西安虽已成为“产能高地”,但更需从“制造基地”转变为“创新策源地”,在智能驾驶核心技术等领域凸显自身的技术门槛才能在更长远的阶段找到发展特性

市场升温,新能源品牌打响争夺赛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最终的面向还是市场,但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势必在消费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上,有不小的影响。


2024新能源汽车销售10强

在中汽数研提供的报告中,2024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十分亮眼,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074.9万台,与2023年相比实现了47.5%的显著增长,按照城市排名来看,销量排名靠前的城市,几乎都有较为明显的产业优势。

2024年,摘得全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售排行榜TOP3的,分别是成都(30.98万辆)、杭州(30.75万辆)和深圳(30.10万辆),而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西安、天津则分别占据第四至第十的位置,并且在同比增量上除上海之外均保持了大幅增长

聚焦西安的情况,2024全年共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2.57万辆,同比增长41.14%,增速在TOP10中位列第二,仅12月的销量就达到28668辆,环比增长了33.69%,足以说明其来势凶猛。


部分主流新能源品牌2024年城市销量

特别是在部分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方面,西安去年的销售成绩表现不俗。比如2024年蔚来汽车在西安共计销售16560辆,排名全国第二,理想汽车销量则为19472辆,特斯拉21789辆,比亚迪67238辆。

不论是销量情况还是社群建设,西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活性,这同样为品牌方带来更多市场信心,包括蔚来汽车在内的不少新能源品牌,已开始加速布局其西安直营门店数量。




蔚来-西安万象城

比如12月初开业的西安万象城,蔚来汽车迎来西安区域的第五家蔚来中心(NIO House),除展示、购车等功能外,这里更像一个集休闲、娱乐、交流于一体的智能生活空间。

前不久,小米汽车也在经开区开设西安首家城市销售服务中心,可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身影,在西安重点商圈中逐渐增多,甚至成为不少商业项目的重点招商对象;而新丰泰也将其在马腾空汽车城的雷克萨斯门店转给蔚来,这一举措不仅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更引发了传统经销商向新能源转型的行业变革之思考。



配套建设,新能源战事的下半场核心

在与DeepSeek的交流中,悦君也注意到,DeepSeek虽然对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现存的市场问题依旧值得注意:如何为日渐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群体做好配套设施,正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如今在使用层面最主要的焦虑点或痛点,一直是续航和充电,虽然西安冬季气温并没有很低,但还是有不少车主为电车的冬季续航焦虑。


蔚来-雁鸣湖充换电站

根据官方统计口径,截至2024年11月底,西安全市累计建成投运公(专)用充电站1335座、充电桩32106个;全省范围内,建成投运公用及专用充(换)电站5518座、充电桩8.2万个,建成投用个人充电桩21.78万个,年充电量达2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6%。

但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依旧凸显,部分高流量地区虽充电桩配备齐全但人满为患,一些偏远地区仍存在充电困难、充电桩空缺等问题;包括充电价格差异、设备老化、燃油车占位等小问题,同样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后端维护。

这些位于产业链下游的问题,更贴近出行日常,所以对整个消费市场的作用也就更直观,让很多消费者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摇摆不定。这些细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绊脚石。


蔚来陕西区域补能网络

好在当前,除了政府层面已经落地不少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的政策,各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充电桩企业也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基建的完善。

比如蔚来汽车通过其专属的换电模式,在陕西区域布局了足够多换电站,截至2025年1月1日,陕西区域在运营状态的蔚来换电站就有93座,城区站覆盖9个地市以及20个区县,单是去年12月陕西区域累计换电数量就有58642单。

而截至2024年12月27日,蔚来已在全国落成换电站2877座,充电站4211座,包含24761根充电桩,接入第三方充电桩1174000+根。


蔚来全国充换电网络布局图(截至2024年底)

同时,蔚来汽车还加速其“县县通”动作,除了要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充电桩覆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还分三个阶段,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布局换电站,计划2025年底实现覆盖27个省级行政区、2300+县级行政区,并于2026年持续换电网络建设,攻坚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

另外,第三方充电桩品牌同样动作频频。像去年在西安高新万达广场,创原超充融合了华为全液冷超充黑科技,实现“光储充”一体化设定,搭建西北首家华为全液冷超充示范站,让一秒一公里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要知道,一个产业领域的兴荣,不仅仅是单一企业的建设,更离不开产业链组团、市场参与者以及消费层面的共建。

可以预见的是,依托诸如蔚来、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的带动,西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表现,将会迎来新的能级提升,让这一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热恋”,盛放出更多美好结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