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铁路部门预测,2025年春运期间虹桥火车站预计到发旅客1706万人次。为持续做好春运期间虹桥枢纽交通保障工作,闵行区组织1500名机关、街镇志愿者通宵增援,分布在现场6个重要点位,提供各类咨询、指引服务,直至2月8日。
春运期间,闵行志愿者将坚守岗位,热忱接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情,温暖八方旅客。1月26日起,“今日闵行”“闵行组工”与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推出 “春申先锋·党员在行动——春运志愿者手记”系列报道。
2月6日中午11点15分,华漕镇第一批志愿者抵达虹桥火车站到达层,穿上蓝色志愿服务马甲,来到指定地点,立刻投入志愿工作。他们协助旅客购票、在人潮中维持秩序、为旅客指引方向……
据悉,自中午12点到深夜24点,来自华漕镇各机关科室、镇属企业、居村共106名志愿者参与本次志愿服务,为游客送去来自上海的“第一份”温暖。
回答又快又准的枢纽“活地图”
“出发层怎么走?”“长途汽车站要到地面吗?”“约的车怎么找也找不到……”华漕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工作人员阮睿彬的值守点位靠近长途汽车站和网约车停靠点,正对应了到达游客选择最多的两种交通工具。“一趟高铁到站就是一次客流高峰期,游客问询间隙不超过一分钟,最多的时候面前围了四五个人。”就算如此,阮睿彬还是能根据游客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他们指引正确的道路,他也因此被同事们称为“枢纽活地图”,而这背后也是他下了一番苦功的成果。
在志愿服务前夕,阮睿彬就来到交通枢纽,把志愿服务点位周边的停车场、长途汽车、高铁出发层都走了好几圈,摸清了环境,“虹桥火车站出站口多,地面交通路网遍布,就算是年轻人打车,定位稍微出现偏差,就容易找不到车,我们多用心多看、多记,告诉他们,他们就能少走弯路,尽快回家。”
沟通畅通,让前行路不受“阻”
下午四点左右,虹桥火车站到达层人流如织,华漕镇城投公司志愿者沈荣和来自紫珍公司的志愿者李超俊正在忙碌地为旅客提供方向指引服务。两位外籍游客来到他们面前,面露难色。“Where are you going?”沈荣上前询问。外籍游客拿出手机,翻出一个定位,并用英文表示要去这个地方。沈荣和李超俊仔细查看定位后,发现目的地距离火车站较远,便耐心地为两位游客推荐了两种出行方案:乘坐地铁或出租车。
“我们值守的点位靠近出租车打车点,他们一听,马上告诉我们‘taxi’!”随后,两人指引外籍游客前往出租车候车点排队,并贴心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两位外籍游客连声道谢。
24岁志愿小将
让“共享位置”靠得更近
24岁的曹逸涵是华漕此次志愿服务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之一,值守在北出站口。在岗期间,娃娃脸的他总能吸引一些中老年游客的问询。“汇合点不明确,找不到家人”是曹逸涵总结老年游客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再加上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不熟练,哪怕与家属通过微信“共享位置”,距离却是越来越远。
“年龄大的人容易混淆出站口和出入口,地点对不上,就找不到接站亲属,有的还是第一次来上海,找不到人心里就着急。”遇到老人着急上火的情况,曹逸涵就会首先安抚住老人情绪,再联系老人亲属,与家属对接正确位置,让家人团聚。
“耐心不是重复同一句话,而是换一百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帮助到他人。”在岗位上的曹逸涵告诉自己。而第一次参加高铁站志愿者活动也让他感受颇深,“看到旅客们焦急的眼神,我就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虽然工作很累,但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很值得也很有意义。”
“为了更好增援保障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作,上岗前,我们组织了一次专题培训。”华漕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所有参与本次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前一天到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实地走、现场看,模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突发情况。本次志愿服务共分4班,上一班遇到的问题大家也会积极传授给下一班,在一轮轮传授后,整体志愿服务的品质不断提升,大家的熟练度也逐步增长。
一起看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里的志愿者风采
供稿: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浅晚月
编辑:石思嘉
初审:林心怡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