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话健康
“斜视”这个词,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斜视并不少见。据数据显示,每100个孩子中就有3~5个患有斜视。一部分大角度的斜视由于明显地影响外观,很容易被患者或家人、朋友早期发现,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但是有些斜视由于斜视角度较小,影响外观并不严重,患者及家人不容易发现或者觉得影响不大而延误了诊治,从而可能导致最终治疗效果不佳。斜视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外观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可能导致终身的双眼视功能也就是立体视的丧失,是影响儿童视功能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所以家长们要学会辨别斜视的常见症状和自我检测方法,以减少其影响。
那到底什么是斜视呢?正常人双眼应该注视同一个物体,而“斜视”顾名思义,是指视物偏斜,双眼的视线方向不一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按照眼位偏斜的方向,又可以分为内斜视(俗称“斗鸡眼”)、外斜视和上、下斜视。
斜视最常引起外观变化,有阳光下喜欢眯一只眼睛、视物重影、视物歪头、容易视疲劳等症状,如果外观出现了明显的斜视,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上述的一部分症状,能不能自我检测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角膜映光法,可以开闪光灯拍一张正面照片,仔细观察照片,如果双眼黑眼球上的反光点在黑眼球的位置一致或者均居中,就是正常的。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排除一些隐性斜视和间歇性斜视。一些常见的假性内斜视,比如内眦赘皮、鼻梁过低、眼距过宽等引起的外观异常可以通过角膜映光法排除。
另外,如果有视物重影,或者视物歪头,可以用纱布遮盖一只眼睛,如果重影和歪头消失,则可能存在斜视的情况。
当然,自测方法只能做一个大体的筛查,要确诊有没有斜视还需要到医院做专业的检查。另外,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视力差,眼位也不稳定,如果发现偶尔有斜视的情况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随年龄增长没有改善再及时就医。
虽然不同类型斜视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斜视的治疗目的都是保持双眼正位,恢复和建立正常双眼单视功能。因此,发现斜视后应尽早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斜视的类型和程度,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婴幼儿时期是双眼视功能发育的敏感期,斜视越早治疗,双眼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高,如果到了成年再进行斜视手术,只能改善外观起到美容的作用。斜视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预防,家长要多注意仔细观察孩子有没有前文提到的斜视常见症状,发现斜视一定要尽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不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耽误孩子的病情。
(图片来源网络)
上海市红十字眼耳喉鼻科医院
眼科副主任医师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