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曹慧慧 刘春兴 记者 梅书华)前不久,张女士的眼睛变得有些奇怪。“怎么右眼变凸了?”她在家人的提醒下,用手一摸,感觉确实比左眼明显突出。她立即在当地医院就诊,开了些眼药水,但使用几天后效果不佳。随后,张女士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眶病专病门诊就诊。

副主任医师范伟杰接诊了张女士,经过影像检查确诊张女士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而且这颗占据小小眼眶空间的肿瘤,大小达到了两厘米多,就像一个“草莓”位于眼球后肌锥内。


“以前也做过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但此次患者的肿瘤比较大,眼眶占位明显。” 范伟杰表示。在增强核磁共振的影像下,张女士的血管瘤大小如眼球一般,且位置深,位于球后肌锥内,此区域血管神经密布。手术要绕过眼球摘除如眼球般大小的肿瘤,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眶内大出血,甚至失明,给患者带去无法估量的后果。

为了不影响张女士面容,面部不留瘢痕,在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李中国的指导下,范伟杰带领眼眶团队采用结膜切口,历经一个多小时,术中仔细分离视神经与肿瘤的粘连,完整剥离了肿瘤,肿瘤被完整切除,切除的肿瘤不仅形状与草莓非常相似,表面还有颗粒状的外观。张女士术后视力无任何受损,眼球回位良好,面部无任何瘢痕。术后病理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目前,她已经康复出院。


专家介绍,眶内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rvernous hemangioma),它是以血管腔隙形态异常改变为特征的一种血管性疾病,因肿瘤内为海绵状血管窦腔而得名。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占眶内肿瘤的10%~23%,多发生于一侧眼眶,也可见一侧多发。

眼球突出是眶内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许多肿瘤早期不一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当肿瘤直径大于10mm时,可出现眼球突出,且为缓慢性、渐进性眼球突出,视力改变约占全部患者的65.8%,肿瘤位于眼眶内不同部位,出现视力改变的时间和情况也有所不同。

原发于眶尖部肿瘤,压迫视神经早期即有视力减退;位于眶中段的肿瘤,初期视力保持正常,除非体积较大,压迫视神经及眼球,一般晚期才出现视力减退,约40%的患者晚期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


据悉,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科常规开展眼眶肿瘤切除、视神经管减压术、眶壁修复等眼眶手术。眼眶病专病门诊于每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开诊。范伟杰提醒,如果患者出现眼球突出、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减退、眼球运动障碍、远视、散光、眼睑、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请及时求助眼眶专业医生,行必要的影像检查。

通讯员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