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我们跑错方向了,应该是往反方向走。”

胡琏的副官看到他前进的方向,一把拉住了他提醒道。然而胡琏摇摇头,坚定地带着副官朝反方向逃走。

为什么明知是反方向,胡琏还要从那里逃走呢?



屡战屡败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胡琏的运气一直都不怎么样。在解放战争初期,老蒋对他是十分信任的,所以在挑起战争后就将他派到了战场。

但在抗战中曾数次重创日军的胡琏,却在和我军对战的时候一再败北,这让老蒋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其实也不怪胡琏,毕竟他面对的对手,可是赫赫有名的“战神”粟裕。要是粟裕能被胡琏轻易打败,那怎么会有后来的淮海战役呢?

只不过此时的粟裕,并没有胡琏那么大的名气。毕竟胡琏黄埔毕业,天子门生,在抗战中又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老蒋大肆宣扬。



尤其是在石牌保卫战中,他愿意为国捐躯的精神,更是让老蒋大力褒奖。老蒋认为他忠心为国,甚至还给他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

老蒋用人是有特点的:黄埔学生、江浙出身、忠心耿耿。虽然胡琏不是江浙地区的人,但老蒋认为他的忠心能弥补这一点。



更别说,他在黄埔生中还是有能力的那种,老蒋就更喜欢了。但老蒋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爱将居然会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当时的粟裕名声还不显赫,也还没有日后让蒋军闻风丧胆的名声。在老蒋的心里,粟裕就是个杂牌军出身,对他们造不成任何威胁。



所以在得知胡琏败给了粟裕之后,老蒋第一反应是粟裕用了什么阴谋诡计才打败了胡琏。要不然,胡琏为什么会赢不了他呢?

毕竟,胡琏可是连日本人都能战胜的,有什么理由战胜不了一个毫无名气的将领呢?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胡琏开始一败再败。



在进攻苏北解放区的时候,戴之奇被我军包围后击毙,胡琏趁机带兵逃离战场。后来进攻山东解放区,他所带领的整编第11师先是遭到华野的包围。

如果不是第三兵团及时赶来支援,恐怕胡琏当时就全军覆没了。之后在鲁中地区,他又多次和华野激战。



虽然和我军的作战一直是输多赢少,但胡琏每次都能以最小的代价撤离。老蒋认为他很有实力,是个值得培养的将领。

他经常指挥多个整编师作战,老蒋希望他能在战场上改变战局,创造“奇迹”。



临危受命

1948年,我军转为战略反击,老蒋一时之间应付不来。即便胡琏的部队能打,但在战场上频繁作战的他们,也无法改变国军溃败的结局。

蒋军不听指挥,一意孤行的毛病他也没办法改变。为了能集中兵力对付我军,老蒋组建了12兵团,胡琏的18军也被12兵团兼并。



他虽然是18军的军长,但12兵团的司令员却是黄维。他和黄维之间无法和平共处,当时老家又传来了父亲病危的消息,胡琏决定暂时离开军队。

说实话,老蒋是不想放胡琏离开的。如果他只是想去看病的话,老蒋肯定不会放他走,能给他一个短暂的假期就不错了。



但他这次是要回家奔丧,老蒋没理由去阻止他。不过老蒋告诉他,12兵团副司令的位置,自己会一直给他留着的。

但说实话,对于副司令的位置,胡琏还真没有想法。他和黄维的思想无法统一,指挥方式也大不相同,两人根本无法和平共处。



老蒋也是知道这种情况,才将他放了回去。黄维虽然指挥能力略有不足,但他的忠心毋庸置疑,这是老蒋最看中他的一点。

正是因为他的忠心,所以老蒋才在明知黄维有缺点的情况下,还让他继续担任司令员。



因为黄维的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给他配备一个指挥能力强的副司令就行了。

而胡琏,就是老蒋看好的那个副司令。但胡琏本身却不乐意,18军可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王牌部队,凭什么黄维突然出现截胡。

他和黄维并不对付,老蒋还要让他给黄维当副司令。



胡琏心中憋着一股气儿,他倒想看看,没了他的18军,黄维能发挥出什么实力来。

但他实在没想到,黄维不仅没有发挥出18军的实力,还将12兵团给带到了沟里。他正在给父亲守孝的时候,老蒋突然派飞机来接他。

原来,黄维因为太过冒进,和12兵团被困在双堆集了。



这下胡琏也着急了,他虽然想让黄维吃点苦头,但真的没想让18军出事。他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性,所以老蒋派飞机来接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离开了。

来到战场之后,他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更糟糕。12兵团被重重包围,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了。



逃出生天

老蒋将自己送了过来,但没有送任何物资和粮草。这样下去,战士们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或者饿死。

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领12兵团突围。

胡琏亲自制定计划,但士兵们已经没有了再战下去的想法。哪怕他亲自上战场,都没能激起士气。



这样拖下去不行,如果突围不出去,那只能寄希望于寻求外援。但当时哪里还有外援,外援都被粟裕死死拦住了。

他没办法,只能飞到南京找老蒋求援。老蒋什么都没说,只是给他看了一场电影——《文天祥》。他终于明白,老蒋不会给他任何援军了。



但老蒋也不让他离开战场,而是让他像文天祥一样以死殉国。就这样,他又冒着危险回到双堆集。

他重返战场的这个行为,确实激起了士兵们的士气,但也只是暂时性的罢了。随着中野坚持不懈的进攻,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终于被攻破。



他和黄维趁着混乱的局面,带着一支部队向西突围。当时部队里正好有两辆坦克,他和黄维一人一辆,一起向着长江北岸逃跑。

但就在走到半路的时候,我军的追兵也找到了他们的踪迹。当时胡琏和自己的副官在坦克里,他想了想,突然掉头向我军前进。



副官看不懂胡琏的这波操作,还以为他昏头了。但胡琏只是笑笑,告诉他自己一定会将他带出去。

接下来,更让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他们明明开着坦克到了我军跟前,我军却好像看不到一样,就让他们大摇大摆离开了。

副官吃惊地看着胡琏,胡琏却只是狡黠一笑。



为什么我军看到他们的坦克,会什么反应都没有呢?

因为当时战场十分混乱,我军也缴获了不少战利品。这些战利品里就有坦克,和胡琏开的这辆坦克一模一样。

战士们以为,这辆坦克是我军新缴获的战利品,所以直接让他们过去了。



再加上大家当时着急追黄维的踪迹,哪里还有时间去管一辆被缴获的坦克呢?这种被缴获的物资,都是有专门的人管理的。

胡琏就是抓住了我军的这个心理,大摇大摆地从我军面前跑了。虽然后来我军反应过来去追他了,但还是被他逃之夭夭。



后来他一直没有被抓,这成了我军很多将领心中的遗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