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东北军的少帅张学良都比较熟知吧!他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嫡系长子。在皇姑屯事件爆发后,张学良在张作相,汤玉麟等人的拥护下,成为奉系军阀的新掌门人。

不过,张学良与他的父亲张作霖在国家统一方面有不一样的看法。张作霖是想将东北打造成独立统治的状态,张学良是希望国家能够同意。于是,在他成为奉系军阀的掌门人后,就选择了东北易帜,奉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



张学良的归顺让民国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蒋介石也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

然而,在918事变后,张学良选择不抵抗放弃了东北三省,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怒。不过,在1936年,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为他挽回了几分形象,从而历史对他的评价也是另一番景象。

虽然,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让他赢得了好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西安事变结束后,张学良遭到蒋介石的长期关押,而他的东北军也被蒋介石收编。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不少东北军的将领,因在西安事变中受到我党的影响,从而投身了革命,开始新的旅程。他们在经过解放战争的洗礼,有个别能力比较突出的东北军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后,还获得了军衔。

开国上将吕正操就是来自张学良的东北军,也是唯一一位获得上将军衔的东北军将领。

开国中将万毅综合能力比较全面,曾经还是张学良的副官。在解放战争时期,万毅任职第一纵队司令员,后又改任政委一职,与开国上将李天佑是搭档。

在东北战场上的队伍得到扩编后,个人军政能力比较强的万毅被调到第五纵队任司令员。这支部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岭南雄师第42军,也是解放军历史上的十大王牌军之一,还是朝鲜战场上综合表现最佳的一支外战劲旅。

在朝鲜战场上,被彭大将军称赞军中诸葛亮的解方也是出自东北军,还是张学良的副官之一。



解方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拥有良好的军事素养。正因如此,在解放战争时期,任职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参谋长,第12兵团的参谋长,还参与了海南岛战役,以及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彭大将军军旅生涯中最得力的参谋长之一。

在建国后的1955年,解方获得了少将军衔。

张学良的胞弟张学思,在1955年被授予了海军少将军衔,成为海军领域的创建者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东北军的赵承金,于权坤,沙克,赵东寰,封永顺等将领,在1955年都获得了少将军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