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村里过年就是吃喝玩乐,现在变忙了,过年成了我们增收的黄金季节。”金普新区登沙河街道丛家村党总支书记李有凯介绍,在丛家村的蓝莓基地里,8600余盆优质品种反季蓝莓已进入采摘期,填补初春季金普新区蓝莓市场的缺口,成为丛家村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这个春节,蓝莓大棚内并没有因为过年而停止生产,在这里,果农们感受着与众不同的年味。


走进丛家村的蓝莓大棚,记者看到一盆盆纯基质栽培的蓝莓整齐摆放、长势喜人,低矮翠绿的枝头上挂满一簇簇蓝莓,果香沁人心脾,一派“莓”好新气象。智慧种植让蓝莓插上科技的“翅膀”,每个盆里插有几根细小的白色管道,管道连接着后端的灌溉系统,反渗透设备保证水质。水肥一体化设施,将蓝莓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精准、等量地输送到每一株蓝莓根部,确保每株蓝莓摄入的营养成分都一致。工人们戴着橡胶手套轻轻一转,一颗颗蓝莓就被轻松采摘下来。棚内墙体上一排排风扇,会根据温度自动启动。据介绍,棚内白天温度大约30℃,晚上10℃,这样的温差利于蓝莓糖分的积淀。这里种植出来的蓝莓品质高,用菌类预防病虫害,荷兰雄蜂和本地蜜蜂授粉,不打农药。“L25”品种在蓝莓品种中优势显著,该品种具有果实较大、果皮厚、甜中带脆、果粉好、带独特花香味等特点。


2021年,丛家村“两委”班子肩负起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任。他们以党组织为核心,深入开展调研,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锁定蓝莓产业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反季蓝莓种植的广阔前景。面对北方种植蓝莓的诸多技术难题,他们果断决策,将反季蓝莓种植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确定发展方向后,村“两委”班子全力推进温室盆栽蓝莓项目。2022年年底,5座占地约12亩的温室大棚拔地而起,为蓝莓种植提供了稳固的基础设施。2023年2月20日,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积极投身项目建设,确保近万株优质“L25”品种反季蓝莓成功种植。丛家村党总支积极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蓝莓种植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去年12月中旬开始蓝莓成熟上市,较往年提前一个半月,这里也是辽宁省第一批实现元旦前上市的蓝莓基地。”该蓝莓基地负责人孙驰江告诉记者。蓝莓上市,意味着大批订单的来临,抢鲜上市的蓝莓卖出120元一斤的高价,目前线上、线下正供销两旺,预计“正月十五”后能大批量上市。随着种植技术和果树的成长,今年这里的蓝莓产量也将实现翻倍,单株就能达6-8斤,该基地有8600余盆,预计总产量在6万多斤。

“丛家村反季蓝莓种植是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和对本地资源优势的深度挖掘。”李有凯表示,丛家村蓝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放在首位。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村民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目前,蓝莓基地已解决就业百余人,稳定就业20余人。春节期间,不少村民一两天走完亲戚后,就扎进蓝莓大棚,新年增收“不打烊”。因为有了这些高颜值的小浆果,村民对这个春天也有了更多的期盼。

文/图:记者 王晓璐 通讯员 冯丽娟

编 辑:邢高笥飘

美 编:车晓丹

责 编:宋子光

信 源:金普融媒


喜欢就请转发、扩散、点赞、在看,精彩继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