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协一行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
“蛇跻新程展宏图 人逢盛世享太平”“春满人间百花艳 福临小院四季安”……1月20日,吉林长春公主岭市怀德镇文化站、农安县长安村村委会内人头攒动,青年书法家们提笔挥毫,村民们纷纷参与,一副副春联表达着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倾洒下对家和人兴的质朴向往。
新春将至,岁寒情暖。当天,记者跟随吉林省政协乡村振兴办联合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先后前往公主岭市怀德镇、农安县长安村,开展春节走访慰问和写春联送祝福活动。
活动结束,记者随同驻村第一书记走进帮扶村,从热闹的年味中感受脱贫村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在吉林省政协的帮扶下,三里堡子村,这个人均不足两亩地的小村庄已经跃升为远近闻名的“东北香葱第一村”,全村通过种植香葱实现了共同富裕。
“我们组织开展了两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户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省政协驻三里堡子村第一书记张弢介绍,他们前两天邀请了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专家前来授课,现场讲授土壤知识和病虫害防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村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农安县长安村,村办企业的鲜食玉米包装车间里,几名村民正对塑封完的鲜食玉米进行最后打包。村民唐凤艳表示,这些玉米都是村里种的,收获后直接拉进厂加工。现在打工都不用出村,“守家在地”就能挣到钱。
“我们的鲜食玉米项目,具备年加工1500万穗玉米的产能。相较于过去农户的‘单打独斗’,我们发挥党组织优势,推动一产、二产融合发展,为生产经营带来极大便利。”省政协驻长安村第一书记赵振华说,长安村还创办了各类农村合作社,建立了经营与利益分配机制,推广“三变”改革模式,即“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养老变享老”,探索实施“央企﹢村党支部﹢村民”的合作发展模式,村民人人是股东、户户当老板,实现以农村基层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机遇,长安村又有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计划在长安村六社打造一个具有辽金文化特色的民俗屯,以及田园综合体和民宿旅游项目,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文旅发展,从而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看到两个脱贫村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政协一行由衷地为他们点赞,也期待着村子的明天更加美好。
记者:高峰
文字编辑:牛忠磊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