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烤房闲置季以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矣文村新建成的电烤房仍“上演”着热闹的一幕。推开烤房门,阵阵暖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的蘑菇架子映入眼帘。原本用来承托烤烟的架子上,如今已是一筐筐粉嫩的红托竹荪,农户们正在熟练地采收新鲜的红托竹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这里海拔高,大春主要种植烤烟,小春主要种植油菜、萝卜,每年烟叶烘烤结束后,烤房就闲置了下来。去年玉溪某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75万元在我们村新建10座电烤房,全部用于烟叶烘烤,烘烤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村民收益也明显增加。”矣文村党支部书记刘红伟笑着介绍。


刚出土的红托竹荪。黄登涛摄

九溪镇矣文村地处江川区西部,山高坡陡、箐深林密,烤烟成为了矣文村的主要产业,户均烤烟种植面积10亩以上,烟叶烘烤结束后,所有的烤房闲置了下来。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经济的持续增收,玉溪市江川区烟草专卖局携手矣文村因地制宜,按照“提升传统产业、开发特色产业”的思路,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引导村集体、农户把握农时,强化闲置烤房设施的综合利用,为这个高海拔彝族村“量身定制”出一条“电烤房+食用菌”的新路子,充分盘活闲置烤房资源,增加村集体、村民收入,实现烤房使用效益最大化。

截至目前,九溪镇共有140座新型电能烤房,分布在七个村,可承担2800亩烤烟的烘烤,烟叶集中种植区域已基本覆盖。而烤房作为烟叶烘烤的主要调制工具,一年仅有3个月用于烟叶烘烤,烤房的使用周期短、闲置周期长、使用率低的现象较为明显。在非烟烘烤季大力推进电能烤房循环使用,一年可达9个月,让农户在非烟烘烤季也能带来额外收益,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户经济效益,不断巩固“主业稳收、辅业增收”新格局,真正实现“一房多用、一年多收”。

近年来,江川区紧紧围绕“烟+N”理念,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益农惠农工作,通过“以补代建”的形式,大力推广使用电烤房,全区共新建764座。


烤房里的红托竹荪长势喜人。黄登涛摄

种植食用菌需要提供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精准调控,电能烤房的出现也就成了首选,原本闲置的电烤房被充分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2024年九溪镇矣文村采取试点种植红托竹荪,是尝试也是创新。科技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对环境的精准把控上,更直观地体现在农产品品种的提升中。除了能烤出“黄金叶”,还能培育出食用菌,个头饱满、色泽鲜亮、口感鲜美,在市场上也备受青睐。

“今年以来,红托竹荪价格一直较好,市场销售价格近300元一公斤,在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连锁超市,价格一直稳定在500元左右一公斤,预计每座烤房一茬可产100公斤左右,从烟叶烘烤结束到次年6月,可生产3—4茬,预计每座烤房可产生经济收益1.5万元左右。”刘红伟说。

闲置烤房再利用已逐渐成为带动矣文村村民增收的“新路子”,电能烤房转为“聚宝盆”,在为绿色低碳烘烤发力的同时,也为推动矣文村委会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村民的“钱袋子”更加丰满,致富路越走越宽。(黄登涛)

来源:玉溪市烟草专卖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