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耕”新。立春过后,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湖南江永县的农业生产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在桃川、上江圩等香姜主产区地,姜农们忙着翻土、整地、开沟、起垄,“希望的田野”春潮涌动。
2月6日,在桃川镇建安亭村,胡秋平一家4口人一大早便来到田间,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个标准的姜沟行距是一米,深是35到40公分左右,现在香姜的行情好,我们初八就开始挖姜壕,到时候我们还会施底肥,铺滴管,搭姜棚,一个星期后就可以种香姜了。”
春节前,胡秋平就开始备“年货”,购买了一万多斤红芽白姜种姜,采取传统的牛粪催芽法。他说,姜种要放在背风向阳处,覆盖的稻草要盖严实,生姜牙床长到2厘米左右就可进行移栽了。“这种姜种种植出来的品质好,市场价格高。”
去年冬天,胡秋平流转了村里20多亩黄土地。从大年初三开始,一家人高标准推进整地、开沟、起垄等工作,做到地头整齐、垄距相等、深度一致,为香姜种植打下基础。目前,已完成整地起垄作业40%。
近年来,江永县积极推广香姜种植技术,通过大棚种植等方式提前上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胡秋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计划今年种植香姜20余亩,采取大棚种植。通过这种方式,他的香姜可以提早“抢鲜”上市,获得更好的市场价格。 胡秋平对于今年生姜的发展也是信心满满。“我每年种植20亩左右的红芽白姜,一般产量在1000多公斤,价格很好,亩产效益可达4万元。”
在建安亭村,还有许多像胡秋平这样的农户也在香姜种植上取得了成功。90后小伙周加文去年种植了100余亩香姜,实现了销售收入400多万元。据悉,江永县农业部门非常重视香姜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派出的“春耕小分队”从选种、整地、栽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环节全程进行免费跟踪指导,不断提高香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还积极推动香姜加工产业的发展,将香姜加工成各种产品推向市场,进一步提高了香姜的附加值。
目前,江永县每年种植香姜稳定在2万多亩,总产量5万多吨,辐射带动农民1万户以上,农民人均增收4000余元。这些香姜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了国外市场,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香姜产业已经成为江永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江永县农业农村局长曹国军介绍,将继续加大香姜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香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陈健林 许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