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2月1日,《申报》刊了一则来自济南的专电,电文内容:
近有鲁(山东)黄县第八区梁家乡人梁作友,字仁明者,到济谒韩(复榘)。自称以外侮临头,国难紧急,愿捐家资三千万元,作救国费用。以十之二助军费,十之二助灾民,余六成开发实业,并拟有计划。唯对款之所在及来源,秘而不宣,仅云已备妥分存各埠大银行中。昨介绍谒蒋伯诚,蒋一面电何应钦、宋子文报告,并缮两介绍书,由梁面致。梁三十晨离济入京,由韩代购头等票二。
这则消息一经刊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无论是坊间市民还是朝堂公卿,纷纷热议这事。一个山东乡下人如何拥有如此巨款,还能如此慷慨大义的捐给民国政府?
要知道这三千万元可不是后来如废纸的金圆券,在这个时候是相当值钱的,即便有财神之称的宋子文、孔祥熙这等人在三二年要拿出三千万也是有些困难的。一个乡下农人开口就说要无偿捐款三千万,人们本来还当这只是《申报》在娱乐大众,刊的虚假消息,可再细看电文内容,这个叫梁作友的人是被山东大员蒋伯诚和韩复渠接见过的,一个是山东省政府主席,一个是山东党部首脑,韩复榘还罢了,蒋伯诚可是蒋介石专门派去监视韩复榘和山东官场的,是蒋委员长的心腹,有他如此隆重的推荐,应该不会是儿戏。
当人们把这则消息不再当是玩料,就开始好奇这个梁作友到底是何方神圣,是干什么的如此地有钱?
且说这个叫梁作友的巨富到了南京,下火车饭店都没顾上订,拿着蒋伯诚开的介绍信就先去拜见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也不知何应钦是怀疑这事不靠谱怕自己上当惹笑话还是临时有要务处理抽不开身,反正他没有接见梁作友,而是让总务厅厅长潘竞代他接见的。
一番交谈下来,潘竞搞明白了,梁大善人是来捐款的,可这跟他们军政部没多大关系呀,这该是财政部的事,于是,他就推荐梁作友去找财政部。
财政部见是军政部那边转荐过来的,也不敢托大,就由财政次长李傥出来接见,简单交谈几句后,李傥开门见山的询问梁作友:“梁先生此次是准备捐实款还是只是说个开拓财源的方法?如果是介绍拓展财源的方法就等于是空言,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捐助实款才会对国民政府有帮助,才会造福同胞。”梁作友见李傥有些怀疑自己捐款的诚意,就有点不高兴,断然道:“当然是实款捐赠,但具体的捐款细节和落实要和财政部长宋之文宋部长面谈。”
李傥倒没觉得梁作友提这个要求有什么不妥,毕竟捐的是三千万的巨资,此事重大,要求和宋之文面谈合情合理,便一口答应,说择日就安排两人会谈。李傥还特地安排财政部的办事员出面以贵宾的身份在中央饭店给梁作友订了房间。
梁作友在中央饭店住下的消息不胫而走,大批记者蜂拥而至,一个个摩拳擦掌的誓要扒扒这个神秘的大善人是什么来路,怎么会这么有钱。
等记者见到真人时,发现梁大善人就是个其貌不扬的乡巴汉子。
三十多岁,光个头,衣着也随便,就是极寻常的布褂子,青布裤子,脚穿青布鞋,白布袜。而且腿还不方便,走路时有点瘸拐,自称是没怎么上过学,算是粗通文墨。但口才倒是不错。
虽然第一印象让人感觉和大富翁搭不上边,但记者也没以貌取人,记者这行见多了低调藏富的高人,见到梁作友如此也不以为意,本着职业精神,记者开始了刨根问底。梁作友也没故作神秘的三缄其口,倒是如实的介绍了自己,也不吝说出自己的糗事。说自己从小就有腿疾,两岁时父母给他订了亲,等18岁时,女方见他腿不方便遂生嫌弃,退了婚。
说起家世,梁作友介绍道,他是山东黄县梁家村人,曾祖是前清秀才。叔祖在营口经商,开了很大的油坊。父亲在1917年病故,母姚氏健在,也出身望族,外祖父姚廷梁是前清名孝廉。
说起发家史,他说他家是以既务农又经商而发财的。曾祖就在东三省(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经营绸缎、杂货、汇兑等事业,俄国境内海参崴、西伯利亚一带都有商号。他本人从17岁开始,继承祖业。当时遗产不过几百万元,由他接管经营后,10多年中就增长10倍。有记者问他现在总共有多少家产,开始时梁作友没有回答,经一再追问,才说出有七八千万。
众人听说他有七八千万的家产,有人问道,现下时世不是很太平,而山东又多出盗匪,你有这么多财富不怕招来盗匪光顾吗?梁作友淡淡一笑道:“我自幼经商,懂得藏富,平常生活俭朴,衣食住上从不讲究,和寻常农民没什么区别。我家从外表看一无所有,和寻常人家别无二致,即便同村的人都不知道我实是个巨富,我也从来不耀富。”
有记者问:“那你愿意出来做官吗?”梁作友道:“我只是个乡下人,做官是要有政治经验的,我对做官没兴趣,我这次来南京也不是为做官,只为救国,在救国上不敢落人后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捐些钱给政府,用在改善民生和国防上。”
梁作友在中央饭店住了几天等待宋子文的接见。其间,财政部叮嘱饭店,什么中西菜肴酒果之类的,尽可能地给梁作友准备,只要他点就给他上。可梁作友对这些并不在意,就中午时点个一菜一汤,菜也是寻常的炒肉丝。饭店伙计问他为何不多点些,他却笑而不答,似是嘲讽伙计粗鄙无知,只知贪恋豪奢。
宋子文终于抽出时间接见梁作友,两人商谈完定下三点:一、国家允许公民捐款救国;二、款项应作国家公用;三、款项用途的分配,权在梁作友,但政府可辅助个人支配用途的方法。这三项得到双方同意。梁作友还说,等用款分配方法商妥后,2个月内就可汇3000万元到京。宋子文提议,在用途分配中,应支持国家发展航空。梁作友表示赞同,但补助数目未定。会谈结束后,宋子文亲自陪同梁作友到中山陵谒陵,还和他合影留念。
被宋子文接见过后,梁作友身上的光环更盛,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有恳请他资助的,有希望他能合资办厂的,国民党的一些元老也按捺不住和他会谈。像张静江、陈公博(这时的陈还没当汉奸,任实业部部长)、陈果夫等都和梁作友有过长时间的会谈。梁作友一时成了南京城的焦点人物。
可时间一长,人们就感觉梁作友光是打雷不见下雨,始终没见到他的款子落实,一问他就说已存进了中央、中国和交通银行。而和他会谈过的宋子文也没有发声。
就在人们对梁作文渐生疑窦时,国民党最大的人物这时也按捺不住了,蒋介石听说了梁作友的事后,便发电要见他,这时的蒋介石在汉口,积极准备反共的事。梁作友赶到了汉口,蒋介石见面也没客气,开口就让梁作友先拿出一千万元资助他发动对苏区的围剿行动。梁作友答得也干脆,让委员长等上七天,七天后他的款子就会转到账上。
七天后,自然是一分钱没见到。梁大富翁没捐钱倒是捐了个主意,他建议道,国民政府应下道命令,全国人民都应备个储钱罐,每人每年都存五角钱,四万万人一年就有二万万元,这两万万元都捐给国家。这可真是个好主意,要是全国人民知道,估计都会感谢他。
南京方面关于梁作友的底细这时也摸了个清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在南京的代表唐襄出来说话了,他说韩复榘并没有见过梁作友,是民政厅的厅长告诉韩复榘有梁作友这么个人,然后韩就转介绍给了蒋伯诚。
山东黄县也传来了消息,这个梁大财神并非什么富商,只是家有薄田数亩的寻常农民而已。
汉口方面知道后,立即颁布了驱逐令:“关于梁作友冒充巨富行骗一案,本应重惩,姑念乡愚,不予深究,着即驱逐出境。”
梁作友的骗子面目被揭穿后,上当的一干国民党大员们倒没大的反应,就连亲自上当的蒋介石也是冷处理了这事,没有追究相关人员没查明真相的责任,也没有处罚梁作友。
想必蒋介石心里清楚,自己是被韩复榘涮了一把,如果大发雷霆反倒更惹人笑话,冷处理反而更好。
据说,这事儿的真相还真是韩复榘搞的恶作剧,耍弄一把南京的国民党官场。事因是韩复榘向何应钦要军饷,何应钦拒绝了,于是,怀恨在心的韩复榘便搞了个假财神去南京行骗。不得不说何应钦老奸巨猾,他估计猜到是韩玩的把戏,所以他没出面见这个财神,却也没说破,看着宋子文郑重其事地出面接见,又是会谈又是合影的,然后其他大佬们一个个上当。想必宋子文过了两天也回过味来了,也就没追着梁作友问款项落实的事儿。估计韩复榘都没想到,连蒋介石都被装进了筐里,想到蒋介石上当的样子,韩复榘估计会笑跌在床上打着滚。
不得不说梁作友演技高明,见到国民党的一干大佬毫不怯场,而且应答自如,虽是个乡下人,见识上谈吐上把这些要员们逗得团团转,骗术精湛,要是生在当下,肯定比翟山鹰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