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平江解放,平江县委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她只有三十九岁的年纪,却头发花白,面容憔悴,完全不像是一个只有三十九岁的中年妇女。

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农妇,却受到了平江县委书记齐寿良的热情欢迎,一问才知,原来这位农妇名叫朱引梅,一直在外流浪了十年之久。听说平江解放后,特地前来送上一斤多黄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为何宁愿讨饭十年,也不动这一斤多黄金呢?



经过询问才知,原来这位朱引梅的来头可不小,她是烈士涂正坤的遗孀。

涂正坤,湖南省平江县革命烈士,(1897-1939) 原名涂正生,化名喻义华。1925年加入共产党,率领当地工农武装,响应秋收起义。

正是因为参加革命,涂正坤的父母先后被杀害,可即便是这样,也没有动摇涂正坤革命的决心。

参加革命十余年,涂正坤于1939年1月,被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仍留驻平江。

1939年6月12日,驻平江的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执行蒋介石的密令,突然袭击新四军平江通讯处,这便是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

此案中,涂正坤等六位革命烈士壮烈牺牲!



涂正坤壮烈牺牲,留下了29岁的妻子朱引梅,以及还未满一周岁的儿子涂明涛。

平江惨案发生时,朱引梅正在街上买药,十个月的儿子留在了家中。当动乱的消息传来时,朱引梅是既担心丈夫的安危,同时又惦记家里的儿子。

其实在涂正坤被杀后,匪徒就冲入了涂正坤的家中,倘若不是房东邓选臣夫妇见义勇为,提前将孩子给抱走,恐怕这个未满一周岁的孩子,也要就此殒命。

当匪徒询问孩子的身份时,邓选臣夫妇声称这是自家女儿的孩子,又找人假扮自家女儿,这才成功骗过了匪徒,保下了孩子的性命。



朱引梅回来后知道详情,对邓选臣夫妇千恩万谢,只是丈夫壮烈牺牲,这对于一个29岁的年轻少妇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但她并没有被磨难击垮,而是在当地群众的保护下藏了起来,直到傍晚来临,当地党组织才安排人把朱引梅跟涂明涛送回了谢江荷包洲。

朱引梅担心母子二人会被匪徒报复,并没有在一个地方长期待下去,而是带着儿子辗转流浪于浏阳、通城、通山等地,过着沿门乞讨的生活。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孤儿寡母的朱引梅乞讨十年,身上却一直都带着一斤多的黄金。事后有人认为,如果朱引梅把这些黄金给卖掉的话,娘俩完全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但朱引梅却没有这样做,坚持将黄金保存下来,等到解放后交给政府。



原来,朱引梅的一斤多黄金,是丈夫涂正坤留下来的,当年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发现了这一斤多黄金,同时也知道这是党的活动经费,便一直保存了下来。

虽然丈夫牺牲了,有“人死债消”的说法,但在朱引梅看来,她不能因为这点利益坏了涂正坤的身后名。她的丈夫是革命烈士,是英雄,自己可不能拖他后腿。

然而因一时找不到党组织,朱引梅便只能将黄金给带在身上。

终于,平江解放了,朱引梅这才带着黄金来到平江县委,把十六两黄金交给了县委书记。朱引梅说道:“齐书记,涂正坤牺牲时,湘鄂赣特委留下了12两黄金,我藏着它,讨米十年,但我一分没动,今天全部上交;还有4两,是我做童养媳的嫁妆,这十年我也没有交过党费,今天一起交了吧。”

上交黄金并不算什么重要的事情,因此朱引梅背着黄金讨饭的故事,也没能引起时人注意,逐渐被人们遗忘。但朱引梅这种清廉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当作道德楷模来学习、传承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