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典礼之后,特朗普新政令我们眼花缭乱,这可能会成为2025年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新的重要变量。对于国内大众投资者来说,了解特朗普新政的底层逻辑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是2025年投资的必修课。这节课我们用几分钟时间聚焦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我们首先观察特朗普新政的底层逻辑。如果仅从新政和命令来看,那么你会发现是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套路。其底层逻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美国优先定义全球化,第二个是对国内的改革和改造,即对小政府弱监管,第三个是通过降低居民和企业的税收和通胀来提高美国选民的获得感。
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以上三点。
我们先讨论美国优先定义全球化的问题。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在解读时表示特朗普反对全球化,他是封闭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代表。
实际上,这种说法存在误导成分。特朗普并不反对全球化,但是他仍然利用美国当前保留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和金融等方面的优势重新定义全球化,并在此过程中为美国创造收益。
特朗普的原话是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都要加征关税,包括美国的盟友,甚至北美自由贸易区签订过双边协议的零关税国家,例如加拿大和墨西哥,都不能例外。
特朗普上任后签发的第一批行政命令中对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加拿大不仅与美国地缘相连,民间关系和政治关系也非常密切,又是北约的盟友。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过去最信任和依赖的自由贸易组织。如今如同WTO这样的世贸组织已经相当程度被美国抛之脑后。即使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如此密切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在特朗普新政用美国优先定义全球化的大逻辑下,也需要重新改造它。
特朗普签发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包括对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这只是一个开始。特朗普已经表示,接下来还会对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首先对自由贸易区的两个密切贸易伙伴和邻国开刀。1月21日特朗普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正在酝酿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加征关税,并非完全不进口商品,而是进口商品可以,但美国政府需要收费。收费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提高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降低美国政府的赤字等。
我想补充一点,加征关税的目的是促进全球制造业向美国回流,增加美国投资,同时以此增加美国就业机会,提高美国产业链安全性。这是加征关税背后的一揽子意图,并非简单反对全球化,而是利用它的优势在当前全球化秩序中为美国谋取更多利益。
国内朋友更关注加征关税对中国的影响,稍后我将为大家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内容是关于国内的改革,即小政府弱监管。
观众朋友们注意到,特朗普在竞选成功后邀请马斯克担纲领导美国政府效率提高部门。这个部门虽然并非美国政府内阁的组成,但是归白宫直接领导。美国已有相关部门,马斯克已签发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