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所有的因果报应,都会在人最为脆弱的时候出现。
也就是所谓的“麻绳专挑细处断”。麻绳越是薄弱的地方,越容易发生断裂。同样的道理。人越是脆弱的时候,越容易祸从天上来。
可以说,因果报应,有着欺软怕硬的性质。
强盛的时候,哪怕这人是恶人,也都顺风顺水,没啥阻碍。随着这人势弱了,因果报应就会降临,给他狠狠一击。
为什么?因为在他变得势弱,需要帮助的时候,再给他狠狠一击,才会让他印象深刻,刻骨铭心。这个时候,因果报应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人这辈子的善报、恶报,都会在晚年的时候,悄然降临。
02
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早年,齐桓公听得进鲍叔牙的建议,哪怕管仲射了他一箭,也都任用管仲为相。
争霸的时候,齐桓公更是对管仲言听计从,只要是好的建议,都采纳。没多久,齐桓公就抓住机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了。
种善因,结善果,这是齐桓公前半生的写照。
到了晚年,已然达到人生巅峰的齐桓公,就有点犯迷糊了,不仅不听管仲的建议,还特别宠信易牙、竖刁、开方等宵小之人。
随着管仲去世,齐桓公彻底放飞自我,也就天天跟小人混搭在一起。结果,不过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临终的时候,齐桓公被易牙、竖刁、开方等小人抛弃了,就连亲生子女也背叛他,惨遭饿死。别人给他收尸的时候,早已“尸虫遍地”。
种恶因,结恶果,这是齐桓公后半生的写照。
03
你可以不相信报应,但你逃不过因果。
报应什么的,确实有点虚。但是,因果并不是虚的,而是真实的。
何谓因果?一开始做了什么,后边遭遇什么,收获什么,就是因果。有前因,必然就会有后果。就跟“春耕秋收”一样。
春天,要是你选择耕种,哪怕中途遇到了自然灾害,秋天也都有一定的收成。只是收成的数量多少罢了,但一定有收成。
春天,要是你不选择耕种,哪怕中途顺风顺水,风调雨顺,秋天也没有任何的收获。因为你没有耕种的因,就不可能结出收获的果。
当然了,所种下的因,既有善因,也有恶因,注定后边结出的果,既有善果,也有恶果。
就像上文谈到的齐桓公,早年跟贤人搭档,从而称霸天下,就是种善因,结善果。而晚年跟小人搭档,惨遭饿死,就是种恶因,结恶果。
这都是自己选择的命运。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04
晚年的时候,所有的因果、报应,都会降临。
人到了晚年,走到了一定的地步,老天爷就会找人“算总账”。
再怎么奸恶的小人,也都会遇到更强大的恶人。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就是这个道理。
再怎么善变的小人,也都会遇到背叛他的恶人。所谓“一报还一报,一物降一物”就是这个道理。
何谓人生?自己作来自己受,那就是人生。
可以这样理解。生活有很多事儿,就是一个“回旋镖”。今天,你把回旋镖打到别人的头上。明天,别人就会把回旋镖打回到你的头上。
你对别人做了什么,迟早有一天,别人也会对你做什么。就像不择手段的达官显贵,今天是他们整别人,明天就有可能是别人整他们。
用一句话来概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再怎么牛逼的人,也都会老去。再怎么厉害的人,也抵不过时间的摧残。摧残到一定的程度,因果、报应,往往会不期而至。
05
写到最后
试想,连齐桓公如此高高在上的大人物,都逃不过因果,又何谈是普通人呢?
普通人更是如此,脆弱得很。也许一个天灾人祸降临,普通人就被带走了。匆匆而来,也匆匆而去,满是唏嘘悲叹。
人生在世,要想结出善果,最好一辈子都种善因。而种善因的关键,就是做“对得起良心”的事儿。只要一个人对得起良心,那他的结局,基本都不会差。
谈到“良心”二字,肯定有人会捂着嘴巴偷笑,良心又值几个钱呢?
确实,良心不值几个钱。但是,良心是人这辈子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钱财可以衡量的。对不起良心,等到了晚年,必然会有后悔,以及遗憾。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