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晚,松江区中山中路上的钟书阁书店内,一群覆盖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们为“信”而来。从四川省南充市寄达上海市松江区的86封手写书信,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纽带。


现场,一封封带着墨香的信件随机分发到学生们手中。拆信、读信、回信,这些书信时代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令学生们感到仪式感满满。尽管每封信的抬头都是清一色的“远方的朋友”,并没有具体的称呼,但几乎没有读信人感到有距离感。“阅读信件的过程中,我仿佛跟着写信人游览了一番。”茸一中学六(7 )班学生王思嘉收到的是南充一中附小五年级学生余若萱的来信。透过书信,王思嘉对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古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松江的人文风情、文化地标也写进了王思嘉给余若萱的回信里。



除了以信为媒为城市文化“代言”,书信这一古老的沟通方式也令参与者感到新奇。松江一中高一学生王芷轩用“古早”来形容它,“第一次写信,感觉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今年即将去法国读研的柏依文甚至萌生了给家人邮寄越洋信件的想法,她说:“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一笔一画写进信里,再跨越千山万水寄到他们手中,想想都很浪漫。”



据悉,本次活动由博雅书苑、卓能英才商学院、松江区摩伦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松江区蜗牛宝贝成长中心、钟书阁书店平高世贸商城店及南充上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松江博物馆、程十发美术馆提供了随信寄出的书籍及画册。



“为城市文化代言的同时,也拓展了青少年与外界交流的场域,激发青少年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活动负责人之一王敏介绍,86封回信将于今春开学季寄抵四川省南充市。今后,钟书阁书店平高世贸商城店也将作为信件收发的固定驿站。此外,类似的书信交流活动还将拓展至整个西南地区,目前,主办方与多个城市的相关组织正紧锣密鼓准备推进。

文字:王梅

图片:受访者

编辑:周正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