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定远中学提前开学补课被举报,而教育厅工作人员的不当回应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一事件看似简单,背后却折射出规定与情感之间的复杂纠葛。



从规定的角度来看,学校私自提前开学补课,这无疑是一种违规行为。教育部门制定开学时间的规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这其中包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等。

据相关研究表明,过度的学习时长而缺乏足够的休息,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影响学习效率。就像一根橡皮筋,如果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迟早会失去弹性。学校提前开学补课,无疑是在挑战这种科学的教育安排。而教育厅工作人员的回怼,更是对规定的漠视。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本应是规定的维护者,却如此敷衍了事地回应举报者,这不仅损害了教育部门的形象,也让民众对规定的严肃性产生了怀疑。



然而,从情感方面来说,学校无偿提前补课,其出发点似乎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担心学业落后。学校想要利用假期的时间为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成绩,这种想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理解。毕竟,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多学一点知识总是好的。而且在很多家长眼中,学校愿意牺牲假期来为学生补课,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情感上的理解就忽视规定的存在。在如今“双减”的大环境下,这种提前开学补课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双减”是为了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学校如果想要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比如采用自愿模式。让那些真正有需求的学生参与到补课中来,而不是一刀切地要求全体学生提前开学。

这一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教育管理中,规定与情感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管,确保规定得到严格执行,不能让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在遵循规定的前提下,合理地满足家长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而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仅仅以成绩为导向,要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