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弓没有回头箭!

继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后,经济第一大省又有大动作。

2月6日,广东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会议指出,大力实施《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抢先布局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抢先布局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月6日,广东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

会议强调,要扎实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决扛起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任务,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工作加速落地、项目加快建设,努力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会议强调,要锚定走在前列目标,扎扎实实办好广东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强文化强省建设,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要深化广东与辽宁交流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协同,围绕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工业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产业深度对接,引导企业扩大双向投资布局、打通产品销售渠道,携手拓展东北亚国际市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会议指出,在新春上班第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擂起催征鼓、吹响冲锋号,要认真落实大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扎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振奋干事创业精气神,勃发走在前列新气象,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大力实施《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抢先布局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新春第一会”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这是广东连续第3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当前,深处产业结构调整的广东经济承压前行,与此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连续三年“新春第一会”,不变的是,会议始终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变的是,今年的话题则更聚焦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节后首日即为发展“圈重点”,更具风向标意义。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的产业版图,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赢得战略主动。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

数据显示,广东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经济增加值占比1/4,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1/3,去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同日,王伟中还主持召开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工作。

会议审议《广东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若干举措》,强调要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实践,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动力,更好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关键作用。要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目录,深化项目可研论证,做深做细做实前期工作,规范政府投资计划管理,不断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更好牵引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要激发民间投资内生动力,积极扩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投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大对社会投资项目信贷支持和资源要素保障力度,提高项目用地、环评等审批效率,积极为民间资本做好各项服务,让民间资本有得投、投得好。

今年1月12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为广东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施工蓝图”和“行动指南”。

《若干措施》重点突出体系建设和优化配置。具体来看,《若干措施》提出建立“股、债、基、期、指”联动的多层次支撑体系,加快深交所、广期所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重点平台建设,充分用好私募股权基金、耐心资本作用,发挥好市场功能,服务全过程创新。另外,《若干措施》提出,用好上市公司资源,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产业承接;建立完善支持县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鼓励传统产业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加快数智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责编:叶舒筠

校对:刘榕枝

版权声明

" Type="normal"@@-->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