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注意到,这是广东连续三年在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召开“新春第一会”,今年会议的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


2月5日,乙巳蛇年的首个工作日,广东再次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拼经济按下新年的启动键。图片来源/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在今年1月举行的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4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过去一年,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了56.7%、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4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工业投资超1.5万亿元,增长6.7%;技改投资增长11.5%,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在不少新领域新赛道拥有一定积累,为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大能量。

黄坤明指出,广东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经济增加值占比1/4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1/3,去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上下游链条、产供销环节高度耦合。且广东拥有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既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广阔市场,也提供了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同时,广东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能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广大县域存在的产业落差蕴含着巨大潜力。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黄坤明说道。

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黄坤明指出,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具体而言,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紧盯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原料器件生产必备,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市场潮流。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黄坤明强调,要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建好用好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专项,采取“大兵团”战役式作战模式,让“超级平台”产出“超级成果”,研发更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及时推出需求侧政策,深度融入国际生产网络、创新网络,在竞争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

民营经济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广东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气和根基。广东有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黄坤明指出,要育成现代企业强壮主体。广东将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开展多样化合作。当前广东正在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努力造就5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100家链主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希望广大企业扎根广东、深耕广东,聚焦实体、专注主业、关注市场,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担纲大任。

黄坤明表示,要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广东要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精准对接、协同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治理机制,深化信用广东建设,提升“数字政府”效能。今年,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