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新春第一会”现场。王东 摄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2月6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全市共富试验“总体战”项目建设“攻坚战”三招三引“突破战”誓师大会。作为今年攀枝花市的“新春第一会”,这场会议,不只是一场节后收心会,更是一场冲锋动员会、“开门红”工作部署会。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和攀枝花市两会明确提出,要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经济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当天的会议指出,2025年新春伊始,攀枝花要紧紧围绕“两试引领、五市并进、共富共美”工作体系,在全市打响共富试验“总体战”、项目建设“攻坚战”、三招三引“突破战”“三项战役”,努力拼抢一季度、奋战“开门红”,快马加鞭开创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新局面。
攀枝花城区一角。王禹豪 摄
“一项一项盯住抓”
确保共富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2022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该《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到2025年,攀枝花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迈出坚实步伐。即将迎来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检验的攀枝花,如何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建好共富试验区,是全市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是引领攀枝花各项工作的总纲。”会上,攀枝花市委书记吴群刚提到,2025年,攀枝花要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各战线、各条块一起谋共富、抓共富、促共富,对共富试验区建设再梳理、再聚焦、再加力,坚决推进共富探索加快成势见效,打好共富试验“总体战”。
聚焦“高度重视”抓全市组织动员,着力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共富机制,聚焦“加劲加力”抓工作强力推进,市“四套班子”成员每人牵头一项集成改革、创造一条经验做法、落实一个实践样本。重拳跟踪问效。加紧编制出台深化共富试验区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加快研究构建运行测度共富试验区建设质效的指标体系。
攀西科技城+攀西钒钛科技产业园。石磊 摄
围绕“大胆探索”抓改革试验突破。促进改革系统集成,重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低收入群体托底机制、农村创富共同体、特色产业创富共同体、城乡贯通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四通”模式、“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8项系统集成改革。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深入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完整社区建设、民生服务综合体等改革探索,加快破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分配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创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品牌。
安宁河谷粮田。石磊 摄
聚焦“惠民实事”抓群众可感可及。扎实开展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廊管网提升改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建立“户达标、村实现、乡进入、县建成”的四级创富共富推进体系,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创富、县域整体实现共同富裕,确保共富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在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上先行先试,构建“孕、育、托、幼、学、婚、养、终”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
攀枝花构建起生育友好城市服务体系。王东 摄
把抓发展落脚到抓项目上
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左右
“我市实现经济增速三年左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说一千道一万,必须靠实实在在的项目来支撑,容不得丝毫耽误和懈怠。”吴群刚说,要坚定不移地把抓发展落脚到抓项目上,一心一意抓项目、加压加力推项目、聚焦聚力建项目,推动形成改善供给、扩大需求、拉动增长、促进发展的“乘数效应”,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2025年,攀枝花要动态保持“千个项目万亿投资”储备规模,储备产业化项目600个以上,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实施市重点项目35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350亿元以上;实施省重点项目23个,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以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左右。
具体而言,要紧扣重点产业谋深项目,围绕打造9个产业生态圈、21条重点产业链,不断充实产业项目储备库。全力推进“提水润攀”三位一体、红格南矿全产业链开发、安宁钛材、纳毕化学、美利林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保安营机场改扩建、攀盐高速公路、乌东德库区库尾航道整治等交通物流项目建设,推动投资量应投尽投、工作量到点到位、实物量达标达效。
攀枝花东华山。石磊摄
围绕建圈强链抓招引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必须抓住大好机遇,采取更大的力度、更积极的作为、更务实的举措,招引更多‘含金量’高、‘驱动力’足、‘专业性’强的新项目、新技术、新人才、新团队,努力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支撑一方’的联动效应,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厚植新优势。”会上明确,2025年,攀枝花还将扎实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工作,打好三招三引“突破战”。
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年确保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达到300亿元,其中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达到220亿元。力争引进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10亿元(含)以上项目10个以上,5亿元(含)至10亿元项目20个。围绕钒钛钢铁材料、氢能、低空制造及应用培育、光电信息、数字经济、康养等重点产业领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攀发展。
攀枝花制氢站。王东摄
在招才引智方面,做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实现项目人才双引,围绕“9圈21链”加快出台攀枝花“人才兴市”二十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升级拴心留人环境,加快建设人才集聚高地。
在招院引所方面,围绕聚力打造高水平攀西科创中心,以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为关键,推动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入运行、一批院地合作项目落地见效、一批创新团队实现实质性入驻。聚焦“9圈21链”的技术领域短板,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沿江高速攀枝花段。东影数字电影摄
攀枝花还将围绕建圈强链抓招引,充分发挥攀枝花作为西部矿产品(钒钛钢铁)骨干流通走廊牵头建设城市的带动作用,用好钒钛矿产、清洁能源等资源优势,全力引进一批优质企业、项目、人才和科研院所。同时,锚定集群成势,围绕重点产业生态圈和产业链,聚力打好链主、链辅、链属企业“以商招商”“以链招商”组合拳,形成“引进一个链主、延伸一个链条、壮大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集群”的强大效应。
此外,在三招三引“突破战”的相关工作中还明确,要“坚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既招引“高大上”的旗舰项目,又招引“专精新”的潜力项目;既引进顶尖领军人才,又引进专业技能人才;既引进大院大所,又引进一技之长的创新实验室。做到抓大不放小、重硬不轻软、求远不舍近,因地制宜把招引工作抓到位、抓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