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下午,镇江市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暨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大会。这是镇江连续5年聚焦“产业强市”召开“新春第一会”。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此次大会召开的目的就是要持续向全社会释放向“高”而攀、逐“新”而进的鲜明信号,深化改革攻坚、强化创新引领,久久为功发力产业强市,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
产业强市,坚定向前。会议开始前,一则10分钟的短片回顾了过去5年镇江上下坚定不移走好产业强市之路的生动历程。5年来,镇江锚定产业强市不动摇,全力拼项目、拼产业、拼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定步伐: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市GDP跨过五千亿元大关,2024年达到5540亿元,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和0.2个百分点,人均GDP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创新发展实现新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7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列全省第3位,连续4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40位左右,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百强;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确立了“四群八链”主导产业,新增百亿企业4家,工业应税销售连跨两个千亿台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分别突破2000亿元、1300亿元;城市发展呈现新面貌,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达到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稳居全省前列。
“产业强市既是我们近年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是我们决胜未来,把牢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马明龙指出,推动产业发展关键在项目,要在项目招引建设上强化改革攻坚,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激发产业动能关键在创新,要在产业科技创新上强化改革攻坚,进一步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挖掘产业潜能关键在需求,要在激发消费活力上强化改革攻坚,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促进产业融合关键在协作,要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强化改革攻坚,进一步发挥用好比较优势;推动产业落地关键在要素,要在资源要素保障上强化改革攻坚,进一步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护航产业成长关键在环境,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强化改革攻坚,进一步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产业“上新”,城市才能“焕新”。会上,颁发了2024年度“镇江市高质量发展综合奖”,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代表授牌,并为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重大专项项目代表颁发支票。
北汽麦格纳月产量从2024年初的1000辆快速爬升并维持在下半年的8000辆,全年产销超过8.1万辆,同比增长207%,产值首次突破百亿,成为丹徒区首家破百亿的制造企业。会上,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昆表示,2025年,他们将不断发挥生产潜能,“今年我们的目标10万辆,挑战12万辆。为满足全年产销目标,北汽麦格纳自春节起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部分员工和设备供应商放弃了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从大年初一就驻扎在车间进行改造,为节后快速上量做好准备。”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待发2016年被镇江的科技人才政策吸引,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讲师摇身变成医疗企业创始人。“非常感谢镇江对于创新与人才的包容与鼓励,让我们可以十年磨一剑,致力于光学脑机接口领域的研发与创新。”目前,慧创医疗已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是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品牌。新的一年,汪待发表示慧创医疗将聚焦推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产品的Ⅲ期临床试验的启动和实施。该Ⅲ期临床试验的后续成功突破,将在世界层面,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突破性的福音,也有望为镇江带来一个高端、高附加值的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老年认知产业。
大会由镇江市市长徐曙海主持,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抓经济、抓发展上,以深化改革为牵引,以强化服务为保障,持续夯实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基础性支撑。要向园区转型升级要效益,聚焦园区主导产业需求升级软硬件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园区发展承载力,增强开发园区对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作用。要向项目招引建设要增量,用好普惠性功能性招商政策,落实全周期穿透式服务,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向科技创新要动能,抓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实,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主动挖掘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向产业链群培育要规模,持续用力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向强生长、未来产业崛起成势、传统产业焕新前行。要向作风能力建设要保障,切实增强抓产业促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忠诚履职尽责,涵养严实作风,勇当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镇江的城市荣誉努力奋斗。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曹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