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47万精兵强将消耗殆尽,这让国民党华北总司令傅作义如坐针毡,因为平津地区已经门户大开,解放大军势必将南下解放全中国,下一个要迎战解放大军攻势的就是自己的部队。
傅作义远非蒋介石嫡系,在这种情况下老蒋也不会把宝押在平津战场上,认为傅作义的部队能抗衡解放大军的攻势,但却很担心傅作义投诚起义,因为那样的话军力会此消彼长,动摇国军的兵力优势地位。于是亲自坐飞机跑到北平进行安抚,话里话外都在试探傅作义的“决心”。
“如果觉得北平实在不好守的话,咱们就早点将部队撤退至南方,毕竟还有长江天险可守……”
傅作义听了,只能苦笑:“请委座放宽心,我傅某人誓与华北共存亡,不辜负委座之期盼。”
蒋介石连连称赞,对傅作义的态度十分满意,结果却还是出了问题。
之前的解放战争期间,傅作义部对阵解放军还是有一定底气的,他曾率领这帮非嫡系的杂牌部队,取得了从绥远包头战役到1948年9月的平北山区战役七次大型战役的胜利,尤其是最后一场胜利,距离此时不过半年而已,过往的战绩也使得傅作义有了足够的心理优势。
但傅作义也深知,即将面临的对手绝非老对手华北野战军可比,无论是从兵力、武器装备到士气,入关后的东北野战军犹如下山猛虎,此时的国民政府已经如风雨飘摇中的旧船,各自为战、勾心斗角,怎与此等精锐对手相较!
面对即将到来的解放大军合围之势,身为地区最高军政长官的傅作义为了守住华北,巩固后方,秘密弄了个“奇袭计划”,就是想先捏个“软柿子”,率部假装救援太原,实际上转攻石家庄,直奔阜平,先将华北解放区杀个措手不及。
不料傅作义晚上刚开高层会议,第二天中共方面就知道了他的所谓“奇袭”计划,选择了一直按兵不动,稳坐钓鱼台,并大搞舆论战,耐心等待东北野战军入关。
傅作义得到情报,发现己方刚刚准备开始行动,对手方面竟然提前知道了自己的作战计划,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心里开始怒骂自己的阵营内部早已是破绽百出,不知出了多少卧底,多少内应。
两军对垒,战机稍纵即逝,刚刚结束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趁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华北,这时候,双方的局势瞬间便发生了逆转。
傅作义优柔寡断,既要又要,打打谈谈,部属的心态也左右摇摆,全无章程,两军对垒之初,高下立判。
1948年12月22日,解放军攻克新保安,歼灭傅作义王牌军35军,随后解放张家口,彻底切断了傅作义的西逃之路。不久,解放军迅速攻破天津,29小时内活捉陈长捷,天津十余万守军灰飞烟灭,就此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
这么一来,傅作义仅剩的几十万部队伍成了瓮中之鳖,从原本五五开的均势局面,一下子变成了二八开,摆在傅作义面前的只剩下谈判求和这条路了。
直到1949年1月,傅作义的内心仍然在摇摆不定,对于“战还是和”的问题,始终无法及时作出正确抉择。
蒋介石收到情报,很快知道了傅作义的思想转变,开始频繁地写信,邀请他前往南京商议要事。
傅作义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岂会不明白蒋介石的意思,他知道一旦去了南京,多半是有去无回,因而利用各种理由予以回绝邀请。
中共方面则是打了“亲情牌”,派了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同志去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让傅作义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与共产党人和谈的可能性。
1月17日,傅作义召集高层开会,让大家一起积极讨论,选出前去与解放军和谈的合适人选。最后,大家举手表决,一致同意前北平市长何思源为代表,出城与解放军进行谈判。
此消息很快传到蒋介石的耳朵里,顿时勃然大怒,当即找来毛人凤,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铲除何思源。
这样做的目的,一来马上就能破坏傅作义与中共的和谈,不让其顺利投向中共阵营,二来无非就是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警告傅作义,小心自己头上的脑袋。
毛人凤心领神会,立即明白了蒋介石的想法,开始着手准备刺杀事宜。
第二天,北平保密局组长谷正文就接到了“暗杀何思源”的任务。谷正文不敢怠慢,迅速安排保密局特务“飞贼”段云鹏执行此次任务。
凌晨三点,段云鹏经过潜伏侦查,却发现何家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想尽办法也无法潜入家里面。无奈之下,他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在何思源家的房顶上安装了炸弹,以为这样也能“消灭目标”。
一个小时后,特务们瞅准时机,“轰”的一声引爆了炸弹,结果只将何思源最小的女儿当场炸死,其他人员却只是受伤而已。
何思源的妻子伤势最为严重,弹片飞进了脑袋,当场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当时,何思源正在送客人,并未留在屋内,因而伤势较轻,仅仅只是皮外伤,经检查包扎后,身体并无大碍。
获知宝贝女儿的死讯,何思源悲痛万分,坚持认为是毛人凤派人干的,也更加坚定了和谈的决心。
第二天,何思源找到傅作义说:“和平是国家大事,民族大事,我被炸伤只是小事。就算我站不起来,抬,也要把我抬去谈判!”
他还反复劝说傅作义,认为和平解放才是大势所趋,不要再犹豫不决,或者因为其它原因而心理动摇,否则就会失去可贵的时间窗,就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傅作义被说动了,当即安排何思源头缠着绷带,出城与中共谈判,事实证明,只要双方都有诚意,很快便取得了双方满意的会谈结果。
多年后,身为共和国水利部长的傅作义回忆当时的情景,感叹自己无论做出任何一个决定,其实都关系着生死存亡。
“首先,我和共产党打了那么多年的的仗,肯定结了不少仇家,他们内部肯定会有不少人都想除掉我。”
“其次,蒋介石也不会放过我,看不惯我,肯定会派特务来刺杀我。”
“最后,就是我自身内部的人员,尤其是老蒋的嫡系势力,那些坚定的“求战派”,必然也想杀我,当时真是如履薄冰,太难了!”
正如傅作义所料,毛人凤很快接到蒋介石的继续追杀“密令”,展开下一步行动,马上派出一名叫胡丽萍的女特务,伪装成报社记者,潜入北平,对傅作义本人进行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