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2024年12月,2024中国(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在攀枝花米易县举行。历经10余年的发展,攀枝花的康养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助力城市转型、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方面探索了路径。如今,走过“阳光康养”先行先试阶段的攀枝花,又将如何书写新的篇章?

“未来,攀枝花将实施康养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快迭代催生康养产业2.0版本,加快建设高颜值康养名城、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2月5日,“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攀枝花专场,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亚玲,围绕“全域、全时、全龄、全民”,对攀枝花康养产业的未来发展格局进行了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攀枝花依托得天独厚的“六度”禀赋,探索“康养+”发展模式,推动康养与文旅、运动、医疗、工业、农业等融合发展,统筹打造了以普达阳光、红格温泉、金杯半山为代表的康养产业聚集区,以及以贤家村、昔格达、迤沙拉等为代表的农文旅康融合发展特色村,一批康养旅居地、医养结合点相继落成,全市旅居康养、医养融合、运动康养等业态日益丰富,形成了以康养地产带动多产业链条发展、“企业+村集体经济”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家家搞康养、人人能赚钱”农民群众主导、引入专业康养机构和政府兜底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发展5种模式。


游客在攀枝花东华山游玩

坚持全域布局,实现处处可养。按照“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着力建强中心城区医养结合基地极核示范,打造盐边县温泉运动发展带,建设西区“苏铁谷”、仁和区“仁和谷”、米易县“迷昜谷”,全面推动康养进社区、进乡村,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协同、联动发展。


攀枝花银江湖

坚持全产联动,实现业业融养。深化康养与文旅、运动、医疗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拓展旅居康养、运动康养、医养融合等“康养+”新业态,引进培育一批康养综合体,重点推进“山海湖”、金沙江大峡谷、三线建设文博景区集群等景区建设,打造差异化优势康养产业集聚区,拓展延伸康养服务内涵和品质。

坚持全季开发,实现时时宜养。深耕冬季阳光康养,大力发展夏日清凉康养,拓展春季秋季康养赛道,培育一批“跟着美食去康养”“跟着攀果去康养”“跟着赛事去康养”的新场景、新业态,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阳”的四季康养形象。


攀枝花暖阳 石磊摄

坚持全龄服务,实现人人乐养。紧扣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人群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创新推出“寓学于乐”养智、“旅居游憩”养心、“医养结合”养身等场景及产品,积极发展覆盖各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产业,形成“全域康养,全民共享”格局。


米易县禹王宫村鲜花里 王东摄

刘亚玲表示,下一步,攀枝花市将持续深化“康养+”模式,携手推广系列康养产业发展地方标准,讲好“康养是怎么养成的”攀枝花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