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对查索夫亚尔地区展开大规模空中打击行动,数十架战略轰炸机编队在电子战飞机的掩护下,对乌军重要军事设施实施精确打击。

俄军出动图-95MS战略轰炸机、图-22M3超音速轰炸机等多型战机,在高空发射巡航导弹。俄军投放的航空炸弹重量达1.5吨,爆炸当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空袭行动。数十架无人侦察机在低空盘旋,实时传输战场信息,为后续打击提供精确坐标。

俄军装甲部队于清晨5时45分发起地面进攻。第一波突击由T-90主战坦克编队担任先锋,在工程部队的配合下,快速突破乌军布设的反坦克壕沟与地雷阵地。特种部队利用夜视装备,成功渗透乌军防线薄弱环节,瘫痪多处防空设施。

乌军阵地遭受超过20次密集轰炸,多处指挥所、弹药库、军用机场被夷为平地。电子战设备持续干扰乌军通信系统,导致前线部队与指挥部失去联系,防御体系陷入瘫痪。到当日中午12时,乌军北部防线已完全失守,俄军装甲部队顺利推进至城市外围。

补给线遭受打击后,查索夫亚尔守军陷入困境。俄军采取分区包围战术,在城市主要交通要道设置检查站,严密监控所有进出车辆。乌军原有的补给通道已全部被切断,城内囤积的战略物资难以维持一周。

医疗系统首当其冲,各野战医院人满为患。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用品,大量轻伤员无法得到及时处置。部分军医被迫采用简易包扎方式,术后感染风险大幅上升。驻守城区的部队面临弹药告急、给养不足等多重压力,部分区域出现军纪涣散现象。

乌军前线部队士气低落,部分连排单位出现无组织撤退情况。持续的高强度作战与补给匮乏,导致官兵普遍出现严重的战斗疲劳症状。

俄军出动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对乌军指挥中心实施精确打击。该型导弹采用先进的惯性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可达3米以内,对地下掩体具有显著破坏效果。

导弹打击造成地下30米深的指挥所严重损毁,通信设备与计算机网络瘫痪。失去统一指挥后,各防区部队被迫进行分散作战。俄军采用新型电子对抗系统,能够有效干扰乌军的加密通信频段,导致前线部队无法获取战场态势。

随着指挥系统崩溃,俄军特种部队突入市中心,同时空降兵第76师在城市东部实施空降作战。到1月16日中午,乌军主力部队已放弃组织抵抗,大批士兵选择投降。此次行动中俄军共俘获乌军官兵超过2000人,缴获各型装甲车辆86台,火炮系统142门。

查索夫亚尔作为顿巴斯地区的核心防御支撑点,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城市陷落导致乌军精锐部队皇家24旅全军覆没,更打通俄军向纵深进攻的通道。

失去查索夫亚尔后,乌军在该地区的防线出现15公里的缺口,补给线路被迫向西回撤30公里。俄军可以利用这一突破口,威胁克拉马托尔斯克等周边重要城市。若乌军无法及时构筑新的防线,整个东部战线将面临崩溃风险。

俄军此役投入约1.5个师的兵力,动用各型火炮超过300门,实现火力突击与装甲突进的有效配合。除歼灭乌军有生力量外,俄军还控制查索夫亚尔以东约200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

北约秘书处紧急召开战略磋商会议,讨论加强对乌克兰军事支援的可能性。会议将重点商讨新型防空系统的部署方案,以及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供应问题。

冲突升级可能导致更多国家卷入其中,地区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多个西方国家正在筹备新一轮军事援助计划,援助规模可能超过50亿美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