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方在顿涅茨克战区发起代号"雷霆"的空降作战。行动调动空降兵第25旅、第95旅等多支部队,总兵力4万人,配备美制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法制"美洲豹"装甲车等现代化装备。

此次空降作战意在俄军防线后方开辟新战线,分散俄军兵力。乌军选择在顿涅茨克南部区域实施空降,目的是切断俄军补给线,为地面部队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参与行动的空降部队经过北约标准训练,装备最新型号反坦克导弹、单兵防空武器等。

俄军情报部门获取乌军空降计划的信息。俄军在预期空降区域布置多层次防御体系,构建"口袋阵"。

俄军部署S-400防空导弹系统、"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等武器,构筑密集防空网络。地面设置装甲部队、炮兵和特种部队组成的机动打击群。俄军在战区部署最新型号电子战装备,用于干扰乌军通信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

俄军在预期空降区域周边设置多个反装甲阵地,在关键地形部署预备队。这种全方位防御准备为随后的遭遇战奠定基础。

凌晨4时30分,乌军空降部队进入预定区域后立即遭遇俄军猛烈打击。俄军首先用"口径"巡航导弹对乌军临时指挥所实施精确打击,随后出动Ka-52武装直升机和苏-34战斗轰炸机对空降区域进行覆盖性打击。

俄军地面部队投入T-90主战坦克、"短号"自行火炮等重型装备,对乌军空降部队实施多方向打击。战斗前两小时内,俄军发射超过2000发各类炮弹,投入作战装甲车辆超过200辆。乌军空降部队在俄军的立体打击下伤亡惨重,补给线被切断,通信系统遭到严重干扰。

上午9时30分,这场持续5小时的激战结束。乌军此次行动伤亡3.6万人,包括3个空降旅指挥官。装备损失包括15辆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42辆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还有大量通信设备、反坦克导弹系统和单兵武器被缴获。

乌军在大规模空降作战中暴露诸多问题:情报工作失误导致行动计划暴露,对俄军防空和电子战能力评估不足,指挥系统僵化,无法实现有效战场协同。

德国联邦议会国防委员会表示将重新评估对乌军援计划,原计划批准的38亿欧元军援方案可能调整。法国、波兰等国也将重新审视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政策。

俄军在多个战略方向保持进攻。哈尔科夫方向推进15公里,占领多个重要补给节点。顿涅茨克地区攻占阿夫杰耶夫卡等多个重要城镇。乌军东部战线防御体系出现疲态,部分地区弹药、燃料补给不足。

乌军需要重新评估战略进攻能力,调整战略方针、恢复部队战斗力成为紧迫课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