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启动25亿美元对乌军事援助,价值的武器装备已开始分批装运,同时,俄军对乌克兰境内多处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此次军援装备涵盖防空、反装甲、夜战和通信等多个领域。第一批装备将于本月底前运抵波兰,随后通过陆路运输进入乌克兰境内。此次军援重点是加强乌克兰军队的防空能力和夜间作战能力。
此次军援规模明显扩大,且装备种类更加全面。军援物资中包含大量夜视设备和通讯系统。同时,先进的C-RAM反火箭炮防御系统将显著提升乌军在城市防御战中的能力。
此次军援计划将为密歇根、亚利桑那等多个州创造约7.8亿美元的生产订单,并提供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
在过去24小时内,俄军出动包括苏-57在内的多型战机,对乌克兰境内140处军事及能源设施实施精确打击。
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扎波罗热州,俄军重点打击当地的能源设施,这将严重影响乌克兰工业区的电力供应。在哈尔科夫州,俄军打击乌军东部战区的一处重要指挥中心,该设施内有大量军事指挥人员和通信设备。
苏-57战机在此次行动中执行精确打击任务,并完成对乌军防空系统的压制任务。此次行动共摧毁31处高价值军事目标,包括多个防空雷达站、军事通信中心和弹药储存设施。
此次打击行动降低乌克兰军队在东部地区的战斗力,并对其后勤补给系统造成打击,这将直接影响乌军在未来战役中的作战能力。
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双方军队在多条战线上展开激烈争夺。乌军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交界地带构建复杂的纵深防御体系,军事部署规模达到约30万人。这一防御体系包括三道防线,每道防线都配备有重型装甲车辆、野战炮兵和防空系统。
乌军在该地区部署4个机械化旅、2个装甲旅和多个特种作战单位。防御纵深达到50-70公里,包括超过1200个固定火力点、320公里的反坦克壕沟和150多个装甲掩体。乌军在第一道防线投入大量M777榴弹炮和"凯撒"自行火炮系统,这些武器系统的射程可以覆盖前沿15-40公里的区域。
俄军在该地区维持着约20万规模的机动力量。俄军已组建多个快速反应作战群,每个作战群配备12-15辆T-90MS主战坦克、"道尔-M2"防空系统和"口径"巡航导弹系统。俄军还在前沿阵地部署新型电子战系统,能够干扰乌军的通信和导航设备。
巴赫穆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控制着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的战略要道。乌军在该地区每日消耗约3000发各类口径炮弹用于阵地防御,其中155毫米北约制式炮弹的使用量占比超过60%。乌军还在城市周边部署超过200套各类反坦克导弹系统和多支专业狙击手小组。
俄军目前控制着巴赫穆特东南部的多个关键高地,其中包括海拔320米的"高地213"。俄军在该高地建立火力观测哨,配备热成像设备和无人机系统,可以对方圆15公里范围内的乌军动向进行24小时监控。在过去72小时内,双方在巴赫穆特上空的制空权争夺异常激烈,战机交火频繁发生在100-300米的超低空区域。
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四国宣布新一轮对乌援助计划。这些国家迄今向乌克兰提供总值达10.3亿欧元的军事援助,包括128辆T-72坦克、14架Mi-17直升机和大量苏制武器弹药。
波兰开放布热格和热舒夫两处军事基地,将其改造为北约援乌物资的主要集散中心。这两处基地每天处理的军援物资超过200吨,包括弹药、医疗物资和通信设备。波罗的海三国还联合建立多个军事训练中心,已为乌克兰培训超过3000名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防空系统操作员、装甲车辆维修人员和电子战专家。
匈牙利将优先考虑本国能源安全,并呼吁重启和平谈判。奥地利仅承诺提供价值2.3亿欧元的人道主义援助,主要用于医疗救助和难民安置。意大利正在重新评估对乌援助承诺,可能会调整援助规模和内容。目前欧盟内部正就新一轮对乌援助计划进行讨论,各成员国在援助规模和方式上存在分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