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转载自:杨雪菲

《哪吒2》今日喜提中国影史票房榜首

片中角色的津味儿对白引起热议,很多影迷看完电影直接被陈塘关百姓和海底龙宫章鱼的一口天津话“笑到打鸣”,还有人发帖问网友,“外地看《哪吒》的,你们看的也是天津话吗?”

当然是天津话。怎么还有人不知道哪吒就是天津人吗?陈塘关百姓,海底龙宫虾兵蟹将,都说天津话。


哪吒闹海”传说主要取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记载的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介绍得很清楚,哪吒出生于陈塘关,闹海的地方“这河是九湾河,乃东海口上”。今天就带大家来盘一盘哪吒的户籍。

哪吒家住哪?

哪吒虽然只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但在书中描述的故事发生地与天津的人情地貌相当吻合。

明代天启年间《天津卫屯垦条款》地图上首次出现了“陈堂庄”这一地名,到清代道光年间绘制的《津门保甲图说》则记载该处为“陈塘庄”。

《封神演义》第12回写到哪吒在陈塘关出世,并提到“不知这河是九湾河,乃东海口上。”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海河弯曲回转,又是连着“东海口”,与书中提到的“九湾河”十分近似。

哪吒闹哪儿的海?

古时候的天津地区很大一片都是海洋,当时的经济中心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毗邻渤海,人们能见到的最大的海就是渤海,又因为在东边,故称之为“东海”。

陈塘关五千米外就是古入海口,陈塘庄可是名副其实的“东海口”。过去渤海大潮海水倒灌,会沿海河逆流而上直到西青区的杨柳青、武清的杨村、河北胜芳的杨芬港,即天津俗语讲的“潮不过三杨”。

当年涨潮时,海水汹涌,不亚于钱塘大潮,滔天巨浪翻滚而入“九湾河”,激起弥天水雾。这被老天津卫们称为“闹海潮”,也是“哪吒闹海”的佐证。

乾隆三十八年,为了观看“闹海潮”这一盛景,天津人特意建了一座“海河楼”。


故事中因“哪吒闹海”,四海龙王在海中布下了四道大阵,四海的虾兵蟹将,如山的蛤蜊精组成四道防线,却被哪吒打得分崩离析,成了四条“死蛤蜊坝”,这跟天津地区四道著名的“贝壳堤”也对上了。其中一道距离陈塘庄5.1公里,形成时间大约正是我国殷商时期。而《封神演义》描写的就是商周大战,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前后的故事。

如今,陈塘庄一带的老人们依然口口相传——

“过去这地界儿都是‘退海地’,是哪吒逼着龙王往后退的。从陈塘庄街再往东,紧贴着就是东海街,过去叫‘小海地儿’,再早那里也是一片退海地。说起‘哪吒闹海’,不在这,还能在哪儿?”

风火轮今何在?

紧贴着老海河一个大湾角岸边上的两村子,地儿是一样的高台儿,一样的大小,还都是圆形的,像极了哪吒的两个风火轮。

当年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老百姓就在翠屏山(地处如今的蓟州区)盖了一座庙,塑了哪吒像,于是哪吒的魂魄就暂居于此,后来不知怎的被李靖知道了,便一把大火把庙给烧了。


哪吒重生后拿着师父送的火尖枪、风火轮等宝贝找李靖报仇。这李靖打是打不过,只能被撵得往家跑,快到城边上的时候碰见了燃灯道人,是他用玲珑宝塔烧炼了小哪吒。

那时候风火轮就掉下来落在了九湾河边,聚起了两个高高的土台儿,也就成了后来的上、下河圈两个村庄。


哪吒古庙、哪吒行宫、李靖官邸在哪?

据最早落户陈塘庄的陈氏家族后裔陈宝国说,陈塘庄地区,包括原来的小海地和现在的柳林地区,曾经有过哪吒古庙哪吒行宫,以及李靖官邸三处与“哪吒闹海”相关的“古迹”。

据老人们说,哪吒古庙是为纪念“哪吒闹海斗龙王”而建,地点在陈家台儿的高地之上,也就是现在的白天鹅大厦院内。因地处陈塘庄西侧,俗称“西大庙”,民间记忆传说明代已有之。

当时这里香火极盛,时逢庙会十里八乡,特别是海下渔民、乡民聚此朝拜、还愿,却也是热闹得很。

哪吒古庙里还有一口古井,传说是海眼,通着龙宫。陈塘庄老居民,同音高跷会会头、河西民间艺术团团长孙文琪说:“小时候我总上庙里去玩儿,这口井老深了,扔块砖头下去都听不见落水声,但你要把耳朵搁井口上准能听见流水声,不过我们都没下去过,老人说那是海眼,通着龙宫呐!”

哪吒行宫是上、下河圈两村庄民众集资而建,时间略晚于哪吒古庙,位于上河圈村南菜地之中(现国际轮胎厂院内),分别供奉着哪吒和托塔天王李靖的神像,另有一些神将陪衬。大殿前有一座白色玲珑小塔,塔身上雕有佛像。

李靖官邸坐落在陈塘关的“小关东”,也就是古陈塘庄村东南侧,今天的洞庭路公园东南五六百米处。


现在也是天津河西居民

海河上“哪吒闹海”的老地标,天津孩子一定都不陌生。


2012年,“哪吒闹海”的传说成功入选了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那么多足以证明哪吒必须是天津人的故事之外,我最信它⬇️


有看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还不过瘾,想要趁假期圣地巡礼的吗?要想来打卡特别好办,坐地铁就能到。包出片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