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他从不相信命运,直到清真寺废墟下那双摄人心魄的琥珀色眼眸。" 程宇放下手中的军用水壶,凝视着远方升起的黑烟。
"战火纷飞的大马士革,她为了掩护难民撤离,冲进了正在坍塌的建筑。那天的祷告声,是我最后一次听见她的声音。"
01
2020年的喀布尔,黄沙漫天,战火纷飞。
江涛放下手中的工程图纸,揉了揉疲惫的双眼。作为中国援建工程师,他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整整三个月。窗外,黄昏的阳光为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镀上一层金色的温柔。
"程工程师,安保组通知,明天有一批建筑材料要到场,需要您去验收。"助手小张推开办公室的门,递来一份文件。
"好的,我知道了。"江涛接过文件,目光却不经意间被窗外的景象吸引。
在工地围墙外的小路上,一个身着黑袍的少女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她的面容被面纱遮掩,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碧绿眼眸。在她手中,捧着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笔记本。
这并不是江涛第一次注意到她。过去的一个月里,这个神秘的少女总是会在黄昏时分出现在工地附近,有时是读书,有时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
她的存在就像一个优雅的谜题,在这个充满硝烟的城市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那个女孩还在那里?"小张顺着江涛的目光看去,"您说她每天都来这里做什么?"
江涛摇摇头,收回目光:"这里是战区,还是少打听为妙。"
小张耸耸肩,转身离开了办公室。江涛走到窗前,望着逐渐消失在暮色中的少女身影,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第二天清晨,江涛提前来到工地查看地基情况。
初升的朝阳染红了天际,给废墟镀上一层血色。在拐角处,他险些撞上一个人影——正是那个神秘的少女。
她手中的笔记本掉在地上,纸页随风翻动,江涛瞥见上面密密麻麻的中文字迹。
"抱歉,让我帮你。"江涛弯腰拾起笔记本,不经意间看到一行工整的毛笔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的《声声慢》。
少女接过笔记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认识这首诗?"她的中文发音虽有些生涩,却字正腔圆。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江涛点头,"没想到能在喀布尔遇到一位精通中国古诗词的人。"
"我叫艾莎。"少女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羞涩,"其实我已经观察你们工地很久了。看到中国人来到这里建设学校,我很感动。"
就这样,一段跨越文化的奇妙缘分在战火中悄然萌芽。
02
此后的日子里,江涛常常能在黄昏时分遇见艾莎。两人或是讨论诗词,或是聊起各自的文化。
艾莎对中国文学有着惊人的热情和理解,她的笔记本里不仅有李清照的词,还抄录着许多唐诗宋词。
"为什么会对中国古诗词产生兴趣?"有一天,江涛终于忍不住问道。
艾莎沉默片刻,碧绿的眼眸望向远方:"在战争中长大的人,都渴望寻找内心的平静。有一天,我在父亲的旧书堆里发现了一本中国诗集的译本。那些诗句就像清泉一样,洗涤了我内心的恐惧。"
江涛望着她的侧影,心中泛起一阵怜惜。在这个饱经战火摧残的国度,艾莎就像一朵在废墟中绽放的玫瑰,倔强而美丽。
每当夕阳西下,艾莎都会准时出现在工地附近。她的存在仿佛给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带来了一丝宁静。
江涛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相遇,也习惯了和她分享工程进展,倾听她朗诵中国诗词。
谁也没有预料到,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这声爆炸来得突兀,江涛甚至能感觉到地面在震动。
紧接着是密集的枪声,打破了喀布尔难得的宁静。惊醒的鸟群在夜空中慌乱地盘旋,它们的叫声混杂着此起彼伏的警报声。江涛正准备休息,却听见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那敲门声很轻,却异常急促,像是在躲避什么。江涛握紧了放在门边的消防斧,小心翼翼地靠近门口。透过门镜,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打开门,艾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的黑袍不仅沾满灰尘,还散发着呛人的硝烟味,衣角甚至还带着些许灼烧的痕迹,显然是急急忙忙从某个危险的地方逃出来的。
"江涛,求你收留我一晚。"她的声音带着颤抖,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出这句话,"他们......他们找上门来了。"
江涛二话不说将她拉进屋内,顺手将门反锁。透过百叶窗的缝隙,他看见街道上有持枪的武装分子在搜寻。
月光下,他们的枪口闪着冷光,挨家挨户地搜查着。远处不时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和女人的尖叫声。
"到底发生了什么?"江涛压低声音问道,同时示意艾莎远离窗户。
艾莎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痛苦:"我的父亲曾是喀布尔大学的教授,主张女性教育和文化开放。这些年,他一直在暗中资助女孩们读书,学习外语。"她顿了顿,"三天前,父亲被极端分子带走了。"
江涛倒吸一口冷气。一切都说通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艾莎会对文学如此着迷,也明白她为何总是小心翼翼地在工地附近徘徊。那不是单纯的文学爱好,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逃避。
"你父亲的事情,我很抱歉。"江涛轻声说,递给艾莎一杯温水。
艾莎的手指紧紧攥着杯子:"这不是你的错。但是现在,他们开始搜查与父亲有关的所有人。我必须躲起来。"她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疲惫,仿佛已经逃亡了很久。
03
远处又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这次比之前更近。
紧接着是直升机的轰鸣声,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来回扫射。
美军介入了这场冲突。江涛迅速拉上窗帘,示意艾莎躲在内室。房间里只剩下一盏小台灯的光,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整整一夜,喀布尔都处在枪炮声中。硝烟的味道透过窗缝飘进来,混合着尘土和燃烧的气息。直到黎明时分,战斗才渐渐平息。
江涛整夜守在窗边,观察着外面的动静。确认街道上的武装分子已经撤离后,他才去查看艾莎的情况。
她蜷缩在角落里,手中仍然紧握着那本笔记本,像是攥着最后的希望。
听见脚步声,她警觉地抬起头,浑身绷紧。直到看清是江涛后,她才稍稍放松下来。
就在这时,一枚流弹击中了房间的墙壁,气浪掀起艾莎的面纱。随着两人晃动的动作缓缓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