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假期结束后的工作重启,许多人常会感到力不从心,陷入“节后综合征”的困扰。有研究表明,至少有65%的工作人群患有“节后综合征”。那什么是“节后综合征”?如何让自己尽快恢复到规律的工作状态?笔者采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宁,助您摆脱“节后综合征”,快速找回工作状态。

“节后综合征”是什么?

“节后综合征”是指人们在长假结束后,重新投入工作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身心不适症状。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等。这些症状源于假期生活与日常工作间的巨大反差,导致身体和心理难以迅速适应。

“节后综合征”对消化系统会有何影响?

“节后综合征”可以对消化系统造成了诸多困扰,导致消化系统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一方面,假期中频繁摄入油腻、辛辣、生冷等食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出现胃胀、胃痛、反酸等症状。

另一方面,作息不规律、熬夜等行为也会扰乱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进一步加重消化负担。

此外,还可能加剧一些原本就存在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这些疾病在节后往往呈现出症状加重的趋势,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节后综合征”的“征”为何不是“症”?

“节后综合征”的“征”为何不是“症”,其实大有讲究。

这里的“征”指的是一系列症状或表现的集合,它更侧重于整体表现,而非单一病症。而“症”则多指疾病的具体症状。所以说,“节后综合征”不是一种严格的医学疾病,但它确实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患上“节后综合征”,必须要去医院看吗?

轻微的“节后综合征”其实很常见,比如感到累、没精神,或者胃口不太好。这些大多是因为假期里生活作息不规律,身体一下子没调整过来。这时候,大家可以先试着自己调整作息,多吃点清淡的,适当运动一下,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慢慢恢复过来。

但是,如果症状持续不减或者越来越重,那就得提高警惕了。比如,持续感到身体极度疲劳,休息后也不见好转;或者肠胃问题一直困扰着你,比如严重的腹泻、便秘,还伴有腹痛等症状;再有就是情绪上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比如持续低落、焦虑不安,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这些情况下,最好还是及时就医,听听专业医生的建议,以免延误病情。

节后消化不适难缓解?就医时这些关键信息得告诉医生!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不会看病的患者,所以,就医时记得带上这些“情报”,让看病变得更清楚,帮助专家更准确的诊断。

近期的饮食情况,包括吃了啥?啥时候吃的?

症状出现的时间点,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的?症状有没有变化?

已经尝试过的缓解方法,吃了什么药?效果如何?

久坐工作,消化系统会“喊累”吗?

长时间坐着工作,消化系统的“工作量”会大打折扣。

久坐导致身体缺乏运动,一方面让肠胃蠕动变慢,食物在肠道里待的时间变长,容易引起便秘、腹胀等问题;另一方面使胃液分泌减少,进一步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久坐还会影响血液循环,让消化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它们的正常工作,引发或加重痔疮等肛门疾病。

这样一来,您的消化功能会被逐渐减弱,身体也会感觉更加疲惫。所以,工作再忙,也别忘了时不时站起来动一动,伸展伸展、散散步,给消化系统“松松绑”。

节后综合征威力大,消化、心理双影响!

节后综合征不仅会让消化系统闹脾气,还可能影响整体心理状态。消化问题与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消化问题和心理状态就像一对“难兄难弟”。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比如胃痛、胃胀等,往往会引发烦躁不安、心情低落。反过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会让消化系统“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

要想打破这个循环,调整心态是关键。不妨试试放松身心,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与家人朋友交流。还可以适当运动,让身体和心理都放松下来,促进消化系统的恢复。

一老一小中招节日综合征,会有哪些表现?

家中的老人和小孩中招节日综合征时,会表现出哪些明显的症状?

对于小朋友而言,节日综合征可能让他们变得精神不振,食欲大减,或是作息规律被打乱,晚上难以入眠。还可能因为过度玩耍而导致身体疲惫,甚至引发肠胃不适等问题。

而对于家中的老人,节日综合征则可能带来血压的波动,或是心血管方面的隐患。可能会感到头晕、心慌,身体出现不适。同时,节日的热闹和忙碌也可能让老人们感到精神压力增大,情绪变得不稳定。

因此,作为家人,需要时刻关注一老一小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症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调整状态,恢复健康。

开学在即,学生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快速恢复健康?

调整作息是关键。学生们在假期中往往作息不规律,导致生物钟紊乱。因此,开学前一周,学生们应逐渐调整作息时间,确保每天按时起床、睡觉,让身体逐渐适应新的作息规律。

注意饮食调理。节日大餐虽美味,但也可能给肠胃带来负担。新学期伊始,学生们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让肠胃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适量运动也必不可少。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缓解压力,改善心情。学生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球类运动等,让身心都得到放松和愉悦。

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同样重要。应正确认识“节后综合征”,不要过分焦虑或担忧。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如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逐渐找回学习的状态。同时,多与同学、朋友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共同面对新学期的挑战,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日常怎样吃,才能守护好我们的消化系统?

日常饮食小妙招,守护消化系统大健康。消化系统作为食物转化的重要“工厂”,守护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状况。

首先,均衡饮食是关键。我们要确保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多样,营养全面。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等都要有,这样才能为消化系统提供充足的“原料”,让它们正常工作。

其次,细嚼慢咽不可少。吃东西时,我们要充分咀嚼食物,让它们变得更细碎,这样不仅能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还能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狼吞虎咽可是大忌哦!

再者,定时定量进食同样重要。每天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还要记得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消化系统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每天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让身体保持水润,消化系统才能更加顺畅。

此外,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饮食,如过度饮酒和咖啡因摄入,会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尽量做到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每天抽出时间进行适量运动,让身体保持活力;同时,学会放松自己,减少焦虑和压力,这样才能让消化系统更加“轻松”地工作。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让日常饮食成为保护消化系统的得力助手,就能轻松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陈宁

采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编辑/韩世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