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而忙碌的春节,在我们匆忙返工的脚步中渐渐远去了,看着迅速结束的8天节假日和逐渐长胖的自己,不禁长叹一口。
这时候,就又到了我们节后调整饮食,恢复日常生活习惯,让肠胃好好休养一下的时候了。
节后调养先养胃。
调养肠胃,一碗热腾腾的粥再合适不过的了。比起白粥,更建议大家喝一些杂粮粥,在减轻肠胃负担的同时还能补充营养,增加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
推荐【山药紫苏红枣粥】,非常适合节后消化不良,有腹胀、腹泻、乏力疲劳等症状的人群食用。其中山药和红枣味甘,都有较好的健脾开胃功效;而紫苏既可行气和胃,又能解表散寒,在改善肠胃动力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杀菌解毒作用。三者搭配,功效翻倍。
食材:山药,紫苏叶,红枣,大米。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后浸泡半小时,山药去皮切块、红枣去核、新鲜紫苏叶洗净切丝后备用。锅中放入大米及适量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待米粥浓稠后加入山药、红枣,继续煮半小时左右,最后加入紫苏叶再熬煮一会儿即可出锅。
每顿都要+蔬菜。
鸡鸭鱼肉向来是春节餐桌上的主角,但肠胃负担就增加了,还容易“上火”。所以节后一定要多吃新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缓解油腻,调节肠胃。
推荐【凉拌莴笋丝】,莴笋中含有的莴苣素可以刺激唾液、胆汁、肠液等消化腺的分泌,并促使肠道蠕动更有规律。莴笋中的钾离子含量也非常高,是钠盐含量的27倍,食用后有利于调节体内盐的平衡,对三高、心脏病等都能起到一定的防治功效。
食材:莴笋1根,红椒1个,大蒜适量。
做法:莴笋去皮、红椒去籽,把它们都切成丝,放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捞出莴笋丝、红椒丝,沥干水分后加入蒜末、生抽、盐、麻油,最后再淋少量热油拌匀后即可食用。
上午一杯黑咖啡,下午一把坚果。
咖啡中的绿原酸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能促进葡萄糖代谢,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脂肪堆积,还能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其中的咖啡因,还能升高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加速脂肪的分解,并促使参与人体代谢,增加热量的消耗。
两餐之间我们还可以加一些坚果,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加速饱和脂肪酸的排泄、抑制甘油三酯合成,减少脂肪在肝脏堆积。
这个穴位对胃好。
在腹部中线旁开四指、肋骨下缘的位置,有一个叫【腹哀穴】,按揉按此穴可以加速肠胃蠕动,缓解消化不良、便秘等肠胃不适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对于胃病的预防、治疗来说都很关键。
方法:把手掌放在肋骨下缘,略微外翻,用掌指关节骨头部位沿着肋骨边缘来回摩擦。按摩时最好不要隔着太厚的衣服,否则会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