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死者竟然是他!”一名警察看着海滩上的尸体失声惊呼。

海南富商张晖倾尽所有建造的108米观音圣像终于落成,四年后却在观音像脚下离奇溺亡。

警方在他遗物中发现一本百年前的古籍,里面详细记载了这座观音像的图纸,以及建造者必将以身殉道的预言。



01

1999年的一个深夜,海南的暴雨拍打着窗棂。张晖从一个异常真实的梦中惊醒,额头上布满冷汗。梦里,他站在茫茫大海之上,浪涛声阵阵传来。一个金色的巨大身影从海面升起,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她手持净瓶,脚踏莲台,对他说:“善信,你当在此地建一座高一百零八米的观音像,以庇佑南海众生。”

张晖猛地坐起身,竭力平复着急促的心跳。窗外的雨声渐小,只剩下零星的滴答声。这不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梦。近几个月来,同样的梦境反复出现,每次都更加清晰。

出生在山西晋中的富商家庭,张晖从小就在佛教的熏陶下长大。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安稳的政府工作,独自南下海南打拼。在这片热土上,他白手起家,从旅游社起步,逐步将生意做大。十年间,资产从几十万发展到上亿,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豪。

事业有成后,张晖并未沉迷于纸醉金迷。每到周末,他都会去寺庙拜佛,为渔民祈福。他亲眼目睹过太多渔船葬身风浪的惨剧,那些未亡人哭泣的脸庞,总在夜深人静时浮现在他眼前。

这天早晨,张晖召集了公司高层。当他说出要投资8亿建造观音像的决定时,会议室顿时陷入一片沉寂。财务总监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口:“张总,这笔投资太大了,风险…”

张晖抬手制止了他的话,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份责任。我已经决定了。”

走出会议室,张晖站在落地窗前,远眺着南海的方向。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他的眼前又浮现出梦中那道金色的身影,仿佛在召唤着他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的工程。

一位老方丈曾告诉他:“世间万事,皆是因缘。若有所为,必有所得;若有所得,必有所失。”这句话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却未能阻止他追逐梦想的决心。

张晖从口袋里掏出一串佛珠,这是他常年贴身携带的。他轻轻摩挲着每一颗珠子,仿佛在向佛祖诉说着内心的渴望。南海的风轻轻吹过,带来咸湿的气息,预示着一个传奇故事的开始。



02

“张总,基座的地质报告出来了。”工程主管李工脸色凝重,“海底地形太复杂,地基根本打不稳。”

张晖接过报告,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这已经是第三个地址被否决。一尊108米高的观音像,承重基础必须打入海底数十米。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

工地上的施工人员从最初的三百人扩充到一千五百人。他们披星戴月地工作,每一块石料的运输都要耗费巨大精力。最难的是观音像的三尊面容,必须完全相同又各具特色:一面手托莲花,一面捧着经书,一面手持佛珠。

当地渔民对此议论纷纷。“这里是妈祖的地界,建观音像不太合适吧?”有人摇头。“听说要花八个亿,这钱要是救济渔民多好。”也有人叹息。更有人说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会招来报应。

募资的过程同样艰难。张晖带着设计图纸跑遍了全国各地。“张总,观音像固然好,但投资回报在哪里?”一位富商摆手拒绝。“这么大的工程,风险太高了。”另一位投资人婉言谢绝。

张晖最终变卖了自己的多处房产,又抵押了公司股份。他的妻子急得直掉眼泪:“你这是要把全部身家都赌上啊!”张晖却神色平静:“这不是赌博,是信仰。”

工程进行到第三年,一场台风袭击了工地。刚建好的一侧莲花座被海浪冲垮,损失超过两千万。工人们惊慌失措,但张晖却显得异常冷静。他跪在废墟前,双手合十,喃喃自语:“菩萨保佑。”

第二天清晨,工人们发现张晖仍跪在那里,衣服已经被海风打湿。他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泥土:“继续干,重新来过。”

四年过去,项目资金已经超支近两亿。张晖的公司陷入资金链紧张,但工程却不能停。每天凌晨四点,他都会独自来到工地,看着日出从观音像背后升起。他总说:“等菩萨显灵的那天,一切都值得。”

渐渐地,当地人的态度开始改变。他们看到张晖放弃豪宅,住进工地板房;看到他亲自搬运石料,和工人同吃同住;更看到他每月都拿出一部分工程款,资助渔民家庭。

“也许,这真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人们私下这样说。却没人知道,在深夜里,张晖常常独自站在海边,仰望着未完工的观音像,眼神中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忧虑。



03

2005年农历三月十六,南海之滨人头攒动。一百零八米的观音圣像在朝阳中初现真容,通体洁白,三面慈悲。十万信众从全国各地赶来,跪倒在观音脚下,诵经声此起彼伏。

张晖穿着朴素的中山装,站在人群后方。六年时光,他的头发已经花白,眼角爬满皱纹。但此刻他的眼神却亮得惊人,凝视着那三尊巨大的面容:手托莲花,象征慈悲;手捧经书,象征智慧;手持佛珠,象征禅定。

“张总,要不要上台讲几句?”助理小声询问。张晖摇摇头,转身走向海边。潮水拍打着观音像的基座,发出阵阵回响。他脱下鞋子,双脚踩进沙滩,对着观音像深深跪下。

开光仪式后,信众陆续散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来到张晖身边:“施主,你可知这观音像为何要建得如此之高?”

“一百零八米,代表着众生的一百零八种烦恼。”张晖答道。

老僧叹息:“施主果然虔诚。只是这世间因果,总有定数。观音虽慈悲,却也难违天意。”说完,老僧转身离去,留下张晖若有所思。



夜幕降临,张晖独自留在观音像下。海风忽然大作,浪涛拍打基座的声音变得异常响亮。他抬头望去,只见观音像的三张面容在月光下忽明忽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就在这时,观音像正面的手臂突然发出一声轻响。众人闻声望去,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