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期间,毛主席为了平衡四大野战军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山头主义”,决定酌情对四大野战军中实力最弱、人才最贫乏的西北野战军进行关照和优待,特地将贺炳炎将军从中将提拔为上将,将许光达将军从上将提拔为大将,以资鼓励。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0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早年曾在某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大革命爆发后,他受红色思想影响,开始投身革命活动。1926年初,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党组织派遣到黄埔军校进修,隶属第五期炮兵科学员,1927年,许光达顺利结业,并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某炮兵团担任少尉排长。
大革命失败后,许光达不顾好友的劝阻,毅然离开待遇优渥的国民党军,转而参加刚刚组建的红军部队,此后数年间,他辗转安徽、江西等地从事对敌斗争工作,立下了不少战功。1932年,许光达率部参加应城战斗时,不慎被流弹击中要害,一时性命垂危,而当时红军的医疗条件又十分有限,实在没办法为许光达疗伤,于是乎,中共中央便决定将许光达送到苏联接受治疗。
1933年初,许光达经过苏联军医的悉心治疗,完全康复,他随即申请返回国内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然而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均遭到敌人大规模进攻,而红军则损兵折将、应接不暇。也正因为如此,苏联坚决不让许光达回国,一再劝慰、挽留他,想要等到国内局势稳定后,再让他重归革命队伍。
一直到1937年,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之后,许光达这才回国,中共中央先是将他安排在抗大担任教务长,随后又委派到晋绥军区担任高干,负责协助贺龙贺老总抗击日寇。解放战争爆发后,许光达被调入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担任司令员,他在彭老总、习仲勋同志的领导下,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展开殊死较量,最终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战胜了敌人,一举解放整个陕西省。
建国后,许光达出任装甲兵部队第一任司令员,任期内,他先是在苏联的帮助下,组建第一批装甲兵部队,随后又建立装甲兵学院,培养定向、高素质人才,以提升部队的综合战斗力和素质。1951年,许光达亲自指挥刚刚形成战斗力的装甲兵部队入朝作战,并在五圣山、白马山、金城等地力挫联合国军,取得了一连串的胜果。
1959年,许光达在认真研读了一系列装甲兵军事理论著作之后,认为“机械化”一定是陆军发展的必由之路,装甲洪流”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军队的标配,因此,许光达强调,装甲兵仅仅只是临时性的“过渡兵种”,并不会长久存在,或许在三年、五年之后,装甲兵部队便会被拆分到其他陆军部队中,以提升整个解放军的战斗力。许光达希望装甲部队的各级指挥官要有心理准备,做好随时重回基层的准备,一切的情绪都必须给国家利益让路!
60年代中期动荡爆发后,许光达受到了居心叵测者的迫害,遂被免去公职,关入京郊某小院中。许光达是一个正直的人,即便身陷囹圄,他也绝不向居心叵测者低头,自始至终保持着底线和气节。1968年,许光达又被转移到一处幽暗的地下室关押,居心叵测者为了逼他屈服,不仅对他施加肉刑,而且还故意不让他睡觉,并且动辄对他进行辱骂和讽刺。
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最终压垮了许光达,他在1968年底突然病倒,健康状态每况愈下,至1969年6月,他彻底耗光了精力,含恨离开人世,时年六十一岁。许光达的儿子许延滨也是一位优秀的革命者,他毕业于名校哈军工,后来进入陆军某部服役,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迁为高干,1979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88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他因为身体原因退出现役,目前仍健在。
许光达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同志,他清晰的预知了部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解放军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到了90年代,解放军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战斗力不亚于美军和俄罗斯军队,足以应对一切危机和挑战。值得一提的是,在动荡结束之后,中共中央特地为许光达平反,恢复了他的所有名誉,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